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野生鱼和养殖鱼的区别
野生鱼与养殖鱼内在差异比较大,这种内在差别除了味道,还包内脏特征等方面的区别。
1、养殖鱼类由于饲料充足,营养丰富,所以,一般都膘肥体壮,而野生鱼由于在自然环境里充分竞争,有上顿没下顿,常常体型消瘦苗条。
2、人工饲养鱼类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
3、养殖鱼类由于饲料高脂肪,会导致高胆固醇,胆囊很大,胆汁多且颜色浓重。
野生鱼类胆囊小一些,且胆汁没有那么多,颜色相对淡一些。
4、养殖鱼类由于食用人工混合制作的高脂肪高蛋白饲料,且食量大,定期投喂,消化吸收率低,因此,排泄物往往是黑乎乎的,且腥臭味很重。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用纯天然食物,且食物量少,消化很充分,排便颜色浅,腥臭味淡很多。
仔细观察鱼池里的水质情况,就能有所察觉。
什么样的河流适合养殖
对于防止鱼逃跑就更简单了,分段置网,分网眼大小进行拦截! 水体是水产动物生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虾类的生长、发育。
俗话说“鱼水深情”,也就是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
所以说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养殖效益、养殖效果、养殖风险等各方面的因素。
水质的恶化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并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各种综合原因引发的。
我们平时如能做到不间断的监控水质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就能防止养殖对象水体环境的恶化,从而让养殖对象少生病或不生病。
1、水温 水温直接影响它们的代谢强度,它们的生长、发育、繁殖都受到水温的影响,养殖对象的不同也有差异,一般是最适的生长温度为18℃~26℃,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
但是如罗非鱼这样的暖水性鱼类在水温10℃~14℃时,开始死亡;虹鳟等冷水性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18℃。
冬季冰下水温在4℃以下时鱼体易发生冻伤。
2、pH值(酸碱度)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pH值等于7时水体呈中性,小于7时水体呈酸性,大于7时水体呈碱性。
鱼、虾类最适的pH值为弱碱性环境。
淡水养殖一般要求为6.5~8.5间,最适范围在7~8.5为宜。
⑴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它们生长均不利。
pH值低于4.4,它们死亡率可达7%~20%,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20%~89%,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⑵pH值低于6.5时可使动物血液载氧的能力下降,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新陈代谢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
pH值过高,则能腐蚀鳃部组织,使它们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⑶pH值对水体环境有较大影响。
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了硫化物的毒性;pH值高于8,水中大量的NH4+会转化为有毒的非离子态NH3。
⑷水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的改良措施。
①水体pH值过低时的改良措施。
a)清塘:对于pH值过低,水体呈酸性的池塘,在清塘时最好不用漂白粉而用生石灰,以提高水体的pH值。
清塘时每亩水面平均1米水深用生石灰100~150公斤。
b)定期泼洒生石灰水:对于水体呈酸性的鱼池,为提高水体pH值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次每亩水面用量10~20公斤。
c)水质检测:对于pH值过低的水体要定期用pH试纸或pH值测试仪进行水质检测。
如发现pH值过低,要及时采取措施。
②水体pH值过高时的改良措施。
a)清塘:对于水质pH值较高的池塘,清塘时不要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以降低水体的pH值。
用量为每亩水面3米水深用漂白粉10~13.5公斤;或施用醋酸等措施降低pH值。
b)加注新水:对于pH值含量高的水体,要经常加注新水,以降低水体的pH值。
c)水质检测:要经常对水体pH值进行检测,发现pH值升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
备注:在清塘使用消毒药、杀虫剂后,再将250g应激解毒灵/亩·米全池泼洒,缓解稀释消毒药、杀虫剂等清塘药物毒性的负面影响。
再用1公斤鱼水乐/虾蟹可乐稀释100倍后泼洒水底1亩,增强池底的自净能力。
3.溶解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毫克/升~8毫克/升,至少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缺氧时,它们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
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虾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有毒物质的生成,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
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⑴溶解氧的来源。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入的90.3%,扩散溶入水中的仅占9.5%,而池水中消耗溶解氧最多的为浮游生物(晚上)、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占到72.19%,鱼类耗氧占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约占10.4%,底泥耗氧约0.6%。
因此,为减少池水中的氧气逸散,可在晴天光合作用强烈时开增氧机(约在中午1-2时),以便将上层溶解氧送入底层,以补偿底层氧气不足,改善底层水质条件. ⑵溶解氧对鱼、虾类的影响.溶解氧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寡对它们摄食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溶解氧量5毫克/升以上时,它们摄食正常;当溶氧量降为4毫克/升时,它们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量下降到2毫克/升时,其摄食量下降54%,有些已难以生存;若下降到1毫克/升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大部分不能生存. 池中溶氧量充足还可以改善它们栖息的生活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
但并不是水中溶氧量越高越好。
池水中溶氧量饱和度达150%以上,溶氧量达14.4毫克/升以上,易引起鱼类气泡病.因此,适宜的溶氧量,对于养殖它们生存、生长、饲料利用率等至关重要。
⑶溶氧的日常管理。
①放养密度要合理,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长期缺氧;②每年冬春季及时清楚池底淤泥;③水体溶氧过饱和时,可采用...
纯松花江鱼与养殖鱼的区别
有的人说通过鱼类的体表颜色即可判断养殖鱼和野生鱼,网上也很多这种经验介绍。
其实,就我个人的接触到的商贩和实际养鱼经历来说,对于很多种类的鱼,这种经验并不靠谱。
多数鱼类的肤色往往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为了卖相和冒充野生鱼类,很多商贩有办法把人工养殖鱼的肤色改变。
常见的一种办法是把养殖鱼类放到河流里跟野生鱼类混养十天半月,当看不出二者的肤色区别时,就捞起来当野生鱼卖,这招能骗过多数消费者。
另一招就是最直接最快捷的,也能骗过不少消费者,那就是用颜料给养殖鱼染色,颜料来源很广泛,比如黄泥水、红泥水、高岭土泥浆水等,也可以直接用化工染料。
很多人认为人工染色会脱色,在鱼池里会发现有颜料颜色,其实,错了,这种鱼类皮肤染色不简单的涂一下,所以,并不会脱色到水里。
综上所述,光靠肤色分辨野生鱼类和养殖鱼类是不大靠谱的,很多水产专家都能在商贩的“技术”手段下中招晚节不保,普通大众靠肤色分辨多数只有上当的份。
1.体型是判断野生鱼和养殖鱼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养殖鱼类由于饲料充足,营养丰富,所以,一般都膘肥体壮,而野生鱼由于在自然环境里充分竞争,有上顿没下顿,常常体型消瘦苗条。
当然,也要看情况,在产卵期一些野生的雌鱼由于一肚子鱼卵,显得肚子比较大,不懂的消费者也会误认为是膘肥体壮。
其实,这种由于生产后代而导致野生鱼大肚子,细心是能看出来的,大肚子只体现子啊腹腔部,而养殖鱼的膘肥体壮是通体均匀的肥胖。
2.养殖鱼类和野生鱼类体内脂肪含量是区分二者的重要依据。
现在的鱼饲料都是高脂肪高蛋白组成,且喂食充足,因此,人工饲养鱼类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
此外,养殖鱼类由于饲料高脂肪,会导致高胆固醇,胆囊很大,胆汁多且颜色浓重。
野生鱼类胆囊小一些,且胆汁没有那么多,颜色相对淡一些。
养殖鱼类由于食用人工混合制作的高脂肪高蛋白饲料,且食量大,定期投喂,消化吸收率低,因此,排泄物往往是黑乎乎的,且腥臭味很重。
而野生鱼类由于食用纯天然食物,且食物量少,消化很充分,排便颜色浅,腥臭味淡很多。
仔细观察鱼池里的水质情况,就能有所察觉。
对于养殖鱼类,如果摊主对鱼进行饥饿处理,就是在清水里养几天不投食,那这招就基本失灵了。
一些猴急的商贩,马上进货马上卖,这样的养殖鱼冒充野生鱼,只要一宰杀,细心的消费者都可以看出门道,捅破鱼肠观察其中的未消化食物和消化残渣,就能发现鱼饲料的踪影。
腹膜也是区分野生鱼类和养殖鱼类的依据。
养殖鱼类由于饲料和生活环境的原因,鱼肚里往往有一层颜色很深的黑膜,而野生鱼类则没有黑膜,或是黑膜很浅。
3.野生鱼数量有限,而养殖鱼类则数量庞大。
如果一个鱼贩摊主一天到晚都在大量卖野生鱼,于情于理都有作假的可能。
一些鱼贩为了坑骗消费者,往往把大量养殖鱼藏起来,只在摊档上放少量鱼,号称野生鱼骗消费者,等骗卖完了,又拿一点出来。
4.野生鱼往往生存能力很强,只要密度不是很大,往往不需要人工供氧,而养殖鱼由于生存能力差,一旦脱离了鱼塘,就必须要人工供氧。
因此,在那些冒充野生鱼的摊子上,我们往往看到增氧泵在供氧。
很多地方渔民为了证明自己捕捞的鱼类是生鲜河鱼江鱼,往往捕捞后就在江边或是码头上售卖,很多市民也前往购买。
但一些无良商贩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往往会跑到江边冒充野生鱼,或是团伙作案,每人带一小部分鱼到江边码头与大街小巷去卖,卖完了再去藏货地拿货,所以,他们一整天都在不断卖“野生鱼”,却没有看到他们的捕鱼人。
5.野生鱼是捕捞得来,往往品种多,个头不一,而养殖鱼往往是分批次养殖捕捞,个头差异不大,一部分作假手段不高明的贩子,可以这样看出他们的坑骗门道。
一些鱼贩手段高明,会用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养殖鱼来冒充野生鱼,这样很多人就看不出门道了。
6.随着人们追求纯天然食物的观念增强,野生鱼类各地都畅销,因此,很少会销往外地,大量本地不出产的鱼类号称野生鱼上市,很可能是养殖鱼冒充的。
一些鱼贩就是看准本地不出产,人们了解不足,往往会用外地的地域特产养殖鱼类来冒充野生鱼,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于低产、地域性、加高的鱼类。
【河流与城市的关系】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整治存在哪些区别?
农村河道相较于城市河道,正如前面介绍的那样,具有很多本身的特点。
概括一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农村河道相较于城市河道,规模相对较小。
这主要与建设河道的相应的功能需求有关系。
农村河道主要用于农田的灌溉。
一方面我国农村农田的统一规划相对较少,农田的耕种主要以每家每户为单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以,建设的河道呈现出纵横交错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耕地因季节变化而发生的耕作目的的转变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发生变化,而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往往差别很大。
这就导致了河道的建设不可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需要根据作物与季节的变化可以进行适当的人为的调整。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河道在农村规模不可能很大。
相比之下,城市的河道规模则相对大很多。
首先,城市是一个动态稳定的发展状态,为了维持这样一个状态,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稳定维持。
城市河道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也需要具有维持稳定的功能。
其次,城市河道并不是以满足灌溉为主要目的,而像诸如运输以及一些被赋予的新的功能才是城市河道的主要功能所在。
运输功能的发挥毫无疑问需要对河道的规模具有较高的要求。
当然,为了满足城市的整体规划要求,需要建设的河道尽可能地可以实现对城市整体调配。
通过人工建设的管网再对河道的水资源进调配。
一些景观型河道的建设往往也需要具有相当的规模,这样便于构成具有多层次的景观,以便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对季节性转变具有一定适应性。
其次,农村河道相较于城市河道,在污染的来源上具有差别。
农村河道污染主要源自农村的生活垃圾、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当以及家禽粪便随处乱倒等原因,当然其中也有工业企业的参与,但是当前的农村河道污染仍以前面“具有农村特色”的原因为主。
反观城市河道的污染问题,大多源自地方工业的污水未经达标处置排放而造成的。
具有污染危害性大、污染物产生量大以及污染物自身难降解等特点。
所以,对于当前农村的河道污染治理,一定要结合农村的污染现状。
在污染治理的手段选取上,要具有针对性。
再次,对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采取的治理力度不同。
不可否认,当前农村河道的污染治理虽然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但相比城市河道的治理,在资金投入与技术研发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样,针对农村河道污染而采取的治理措施尚未得到有效的研发。
在资金投入方面,城市河道治理投入也比农村高出很多。
最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
不可否认,当前城市与农村地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由于宣传教育、政策法规等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城市居民对城市的环境具有较高的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自觉维护环境的清洁。
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差,人们的环境意识相对比较单薄。
非法在河流毒鱼(已获得水域养殖证),前几天被人为放毒,鱼全部死...
养殖技术据引养的观察,养殖环境和要求,我国养殖的淡水鱼类相似。
可利用池塘、水库、河流等淡水水域养殖。
可单独养殖,也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
据国外资料报道,放养3cm规格鱼苗,经一年半到二年体重 才达100g的上市规格。
我们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投放适口饲料,肥水增加浮游生物等一系列 措施,大大加快了太阳鱼的生长速度。
据养殖实践,放养3cm规格鱼苗,经180天养殖,体重可达到 100g,比国外报道的养殖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在2m*0.7m的室内水泥池中养殖 ,池水0.2m深,从6月1日开始分批放养初孵的幼鱼,共放养 180尾。
至9月12日,总重量已达1kg。
最初批放养个体,最大已达500g以上。
试验表明,太阳鱼无互相残杀的现象,可高密度与不同规格鱼苗同时放养。
...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在该河水中大量养殖水藻类植物,以吸收水...
A、河水中大量养殖水藻类植物会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造成鱼类死亡,故A错误;B、控制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故B正确;C、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且分布不均,所以我们要加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故C正确;D、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合格后,再排放会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A.
怎样养殖河螃蟹?
养殖河螃蟹一般都是用小盆装着的,螃蟹嘛,当然喜欢吃肉咯,但是你给它喂的得是熟肉(因为我还不清楚你养的是多大的),也可以放些小鱼苗,不过现在是快冬天了,只需要给它很少的水便足够了,水多了会冷死的.每星期在另一个干净的盆子里倒热水,然后加冷水,用手感受水温,有一点点热度就行了,买个小网子,把它们一只只捞出来,放进去,它们会很快活地爬,让它们玩一会儿,再装回去,装回去之前,把原来的盆子洗干净哦,(把食物放进去最多3个小时就必须换水,否则会污染水质,导致它们死亡.)一周喂一次就可以了,就在让它们自由活动的那天喂最好!刚才说的是冬天的养法,现在是夏天的,水要多一些,有容器的一半就可以,有的话再放些水草,和小石头,以便它们躲藏,盆子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夏天就这样度过!还有冬天一般是不吃东西的。
喂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的密度,否则你会发现它们一天天减少.它在蜕壳的时候你千万别动它,这是的它最脆弱,一碰就死,蜕完壳后你要以最轻柔的动作将它捞出来单独养几天,等它的新壳变硬了再放回去.它什么都可以吃的不过最理想的还是肉,但一定要注意水质,馒头它也吃的,喂些熟猪肉也不错最好咬烂了再喂给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