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10万头生猪养殖的可行性报告
规模的扩大而使疾病的增多、减少抗生素、抗菌性药物的使用,猪肉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猪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源于日本,是由畜禽排泄物地堆肥化处理技术演变而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以形成了稳定的技术体系,以其系统稳定、环保、成本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技术优势,受到日本政府和养猪界的好评。
该技术于2005年4月份引进中国,首先在福建省莆田市优得利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试养成功,随后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现已遍及我国25省,存栏数达200万头以上。
2007年12月通过国家专家小组验收,其结论为:“该技术所用酵素能使猪粪尿在猪圈内充分降解,实现清洁生产,无污水排出,同时改善了猪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提高饮料吸收率,增强抗病能力。
与传统方法相比,投资少、饲养成本低,可适用于大、中、小型猪场。
”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科研专家对技术原理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技术员和猪场管理人员因地制宜,在许多技术环节作了改进,使该技术更加的适用于各类型的猪场,更有效的推广应用促进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猛速发展。
三 项目主要内容、技术关键与优点、预期目标 1、主要技术内容 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是一项生物技术运用于生猪生产的技术革新尝试,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降低养猪成本和提高猪肉品质优势的新 型环保养猪技术。
2、 技术原理 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可促进猪对营养的吸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发酵床可为生猪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全面改善猪胃肠和发酵床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而达到猪的健康、快速生长,无害转化粪便、污水和臭气排放的目的。
3、“零排放”养殖技术的优点 (1)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养殖场周围及舍内无粪便特有恶臭气味,无蚊蝇滋生,生猪粪便经降解后与垫料混合,垫料表层10-20cm 干燥,温度与常温一致,无异味,深层30-40cm处温度增高4-5度,有轻微发酵味。
(2)有效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采用该项技术的养殖栏舍,不再配套建设排污管道、沼气池、化粪池、粪便蓄积坪等排污设施,减少了附属设施土地占用面积。
(3)有效减少养殖场常用劳动力。
使用该项技术的养殖场,配套改革饲料投喂系统、饮水供给系统,无需每天 清猪粪,每人可养猪800头,无需冲洗猪舍,节约用水90%以上。
(4)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猪肉品质。
经过益生菌垫料对有害微生物抑制或杀灭,加之无有害气味和蚊蝇存在,生猪生长环境大力改善,疫病传播源和媒介减少,发病机率降低。
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品质。
4、预期目标 (1)缩短肉猪出栏周期:生猪在150日龄左右出栏,出栏个体重100公斤左右。
(2)生猪的育成率达到98%以上; (3)每头生猪省料达15%以上; (4)单头生猪饲养成本降低60元以上; (5)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
养殖场可行性报告怎么写?
海南方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提供,养殖业项目可行性报告纲要。
第一部分 养殖项目总论 第二部分 养殖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第三部分 养殖项目产品深度分析 第四部分 养殖项目产品规划方案第五部分 养殖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第六部分 养殖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第七部分 养殖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第八部分 养殖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九部分 养殖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第十部分 养殖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部分 养殖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第十二部分 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肉狗养殖可行性报告
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业。
二、蟾蜍养殖效益分析 蟾蜍俗名癞蛤蟆、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
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
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二、引种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
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月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
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
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
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
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
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
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
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
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三、饲养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
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
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
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四、繁殖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
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3-5千粒。
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
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
在水温18-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
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
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
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问:蟾蜍类中药材价值蟾衣【功能主治】 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肠癌、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淋巴癌、恶性肿瘤等。
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
蟾酥:【功能主治】解毒,止痛,消肿,强心。
用于恶性肿瘤,痈疽疔疮,咽喉肿痛,慢性骨髓炎,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
蟾蜍:【功能主治】治疗恶性肿瘤,慢性气管炎,化毒,杀虫,定痛。
水肿,恶疮,强心利尿,水肿腹水,白喉。
蟾胆【功能主治】出处《吉林中草药》主治 “治气管炎。
”蟾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
”蟾肝【功能主治】痈疽疔毒,取(蟾蜍)肝敖之,数易亦愈。
”蟾头【功能主治】:小儿疳积,手足干瘦,腹胀筋起,鼻痒,晕沉多睡。
干蟾【功能主治】破结,消疳积、行水、解毒、杀虫、定痛。
用于疔疮,发背,阴疽瘰疠,水肿,恶疮,小儿疳积。
问:蟾衣药用的作用蟾蜍衣,简称蟾衣,又名蟾壳、蟾蜕,即由二栖动物类脱下之表皮衣,极薄一层,比糖衣还薄的,颜色似蟾蜍。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蟾蜍,味腥、温,有毒。
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糖尿病、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
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
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
服法请遵医嘱。
一般服用蟾衣,可把蟾衣通过80℃以上烘干燥、消毒,然后碾成末即可服用。
也可加水煎汗服用。
因此,蟾衣有着利用开发的广阔前景。
问:我做蟾蜍养殖后采集出来的蟾衣卖到哪里去?答: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
梅花鹿养殖可行性报告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
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
喜雨雪,爱清洁。
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
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
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
争强好动,感觉灵敏。
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
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动小心。
鹿的嗅觉、听觉、视觉发达,感觉灵敏,遇到突然声响及意外情况常出现“炸群”。
二、 饲养管理 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
最喜食橡树叶、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麦秸等。
1. 饲料调制 将 粗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
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
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
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便可使用。
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
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
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
2.饲养管理 (1)公鹿1月—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
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饲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
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
长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饲料2公斤-3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
(2)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3.2公斤-4.5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1.2公斤。
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日喂料5.7公斤-7.5公斤,其中精料1.2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2公斤-2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
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
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
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
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
日喂量2.5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0.5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2公斤,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
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
三、适时配种,提高繁活率 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
梅花鹿1.5岁开始性成熟,2岁半-3岁配种较好。
母鹿9月-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
发情配种时,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头-5头母鹿、1头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这样容易准胎。
四、科学收茸 鹿茸长到第3年才能收获,以后产量逐年提高。
收茸必须讲究科学,还要有熟练的技术。
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
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其麻醉倒地、保定好。
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
1半月后可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伤口早日愈合。
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
养猪可行性报告
养猪可行性报告写法有很多种,不知道你有没有具体的要求。
我建议你还是找一家公司帮你来代写比较好,因为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专业性,可靠性,灵活性…从收集资料到报告的正式发表,都需要有一支有专业技术的团队来做保障。
你在百度里找“大连多慧”,然后联系 钟惠 就可以了。
生态养殖可行性报告主要提什么问题
给你一个提纲参考1.总论(包括项目概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及主要经济指标,参考国家标准等几项)2.项目背景3.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围绕建立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的意义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国内、国外、市场需求等)5.项目区基本情况(地理、资源、交通等)6.项目实施的内容和方案(包括产品标准、建设内容、产品方案、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方案、安全防护措施等、试验研究和技术培训、项目进度等)7.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与管理,劳动定员定额、信息系统管理、财务及资金管理、配套服务体系管理等)8.项目投资费用概算9 财务分析10.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11 结论个人认为比较难的部分是财务分析部分,需要比较专业的人士进行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
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