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广西那有鸭场,最好青头鸭养殖场
蚂蚱人工养殖技术要点蚂蚱又名蝗虫,它不仅集食用、药用、滋补于一身,而且许多大型饲料厂家都需蚂蚱干品磨粉做动物饲料添加剂,所以蚂蚱的人工养殖前景广阔,市场越来越好。
场地选择: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东西走向,棚养。
棚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
另也应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蚂蚱中毒死亡。
种卵孵化:蚂蚱卵很小,外壳很薄,在孵化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
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先在养蚂蚱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
此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
若利用土粪发酵的温度来孵化种卵,效果更佳。
幼虫管理:刚孵化出来的蚂蚱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
所以在蚂蚱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蚂蚱的开食饲料,这样能减少幼蚂蚱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成虫管理:只要温度适宜、饲料充足,蚂蚱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共蜕5次皮,所以蚂蚱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
其间的管理重点是:蚂蚱每蜕一次皮为一龄,三龄以前的蚂蚱采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应精心管理,如遇大雨,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大棚,三龄之后就不怕下雨了。
三龄后的蚂蚱采食量大增,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鲜草让其吃足吃好加快生长。
30天左右蚂蚱蜕掉最后一次皮,长出了长长的翅膀,进入成年,先后开始交配产卵。
成虫产卵:长出翅膀的蚂蚱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大都开始交配产卵了。
雌蚂蚱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只蚂蚱每次产卵60~80粒,最多可达100粒。
如温度适宜,15天左右卵即可孵化。
产卵后的雌蚂蚱大都先后死掉。
自然温度下,蚂蚱每年发生两代,第一代称夏蚂蚱,其产卵于6月底7月初,第二代为秋蚂蚱,产卵于8月底9月初。
如早春和深秋都用塑料布进行保温处理,可轻松年养三批,经济效益比自然温度养殖提高三分之一。
蝗虫人工养殖技术(一)蝗虫一年中分“夏蝗”和“秋蝗”。
从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并产卵,完成第一代;很快,第二代蝗虫即“秋蝗”会自然出土,到9月初产卵于地下,然后死去,虫卵可以自然越冬。
我国自古代就有食蝗虫的记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这种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工养殖前景看好。
一、蝗虫的养殖与管理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整理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可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
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为了便于雨季排水。
土质最好采用沙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单子叶作物,准备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积要按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1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
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大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
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上拉锁。
这个装置就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和便于进棚喂养、管理。
棚的高度1.5~2米即可,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
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
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
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卵的孵化与管理蝗虫卵在气温达到25~30℃时即可孵化。
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2:1,含水量10%~15%,铺2~3厘米的器皿中,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
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
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
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
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三龄内飞蝗喜欢群居。
三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
三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
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首先蝗虫吃不饱会影响正常生长。
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
三龄以上蝗虫可加麦麸。
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
蝗虫经5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它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蝗虫产卵前后的管理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得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
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
如何养殖蚂蚱
蝗虫俗称“蚂蚱”,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
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
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一、养殖蝗虫种源的选择和鉴定确定蝗虫种类的方法有:⑴咨询蝗虫分类专家。
⑵查阅蝗虫检索表或图谱。
⑶咨询有经验的蝗虫养殖户。
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
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二、蝗虫养殖棚的建造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300只左右的成虫。
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因为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蝗虫三、若虫期管理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⑷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四、蝗虫是灾害性昆虫,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
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
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反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
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
养殖蝗虫有没有销路?
好巧哟,今天看中央七台财经致富节目刚好看到养蝗虫的案例.看电视上介绍感觉还蛮有市场的嘛,那里好像很流行吃那个. 2003年4月,在山东省曲阜市刑警大队,干了20多年法医的王利退居二线了。
3个月后,王利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举动。
他在曲阜市郊区租赁了30亩园地,养殖起了蝗虫。
蝗虫,又叫做蚂蚱,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性很强的昆虫。
在我国,蝗灾历来都被列为农业生产中的头号虫灾,各级政府都设有治理蝗虫的专门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蝗虫一天吃的食物相当于它的体重。
一公斤蝗虫一生能够吃80公斤草,它的食量大,所以说一旦在自然界当中发生蝗灾以后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 王利居然养殖人们惟恐灭之不及的害虫,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然而,更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王利不仅掌握了蝗虫的人工养殖技术,而且还扩大了养殖规模,建立了山东省第一家蝗虫养殖基地,年创产值50多万元。
那么,这位从警多年的老刑警队员---王利,是怎样养起蝗虫,又是如何靠养殖蝗虫赚钱的呢?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他喜欢这一些昆虫类的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从小就喜欢。
” 如果说嗜好使退居二线的王利产生了养殖蝗虫的冲动,那么,让他决定养殖蝗虫的真正动机,是他在当地饭店吃饭的时候,看到的一些用蝗虫做的菜。
王利:“这些菜就是油炸蚂蚱,很好吃,人们上那饭店去,去晚了就点不上这些菜,一盘大约15块钱,价格也很高。
” 饭店经理 高新生:“一般就这种,卖15块钱一盘。
要是按量的话有七两多一点。
它个大个小不一样。
” 在山东省曲阜市以及周边地区,人们有着多年吃蝗虫的传统习惯。
蝗虫也成了一些饭店的特色菜,但饭店用来做菜的蝗虫都是从野外捕捉来的。
饭店经理 高新生:“村民都是自己从树林里抓的,供不应求,就是他抓的量很受局限。
现在我们曲阜市光饭店四五百家,就是有这种菜的,走到哪家饭店都有这种菜,现在这个销量很可观。
”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不是现在喜欢吃,自古都吃,这个历史太久了,民间都吃,只要抓住蚂蚱哪有不吃的,一个蚂蚱腿还能喝半斤酒呢,这是老百姓的说法。
” 王利:“当时我就考虑,是不是咱们人工养殖一棚蝗虫,养殖上一部分,这样上市,野生的蚂蚱又不好逮,再说又贵,人工养殖了,它数量多了以后,往饭店里送不就是很好的一个销路吗。
” 王利决定人工养殖蝗虫。
那么,种蝗虫又到哪里去弄呢?2003年6月,王利用网兜自制了捕捉蝗虫的工具,到蝗虫出没较多的野地里自己去逮。
王利:“那是野外,蝗虫它会飞,它飞的能力很强,要跑好远,要跑几百米,它一下子飞出去好几百米,找到也不好找。
开始逮了100多只蝗虫。
大约逮了十几天,自己逮当然还是有限。
” 后来,王利找到当地的一些农民帮着捕捉蝗虫,并从农民的手里进行收购。
王利:“我就收购,你逮一只,我给你一毛钱,逮两只给你两毛钱,这样,每天收购的蝗虫不少。
”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逮了以后,它就放到家里,弄一个小笼子,他就做实验,看,我也不懂,我也不管他。
” 王利:“打那个木笼,用那个纱窗网网起来,下面放上土,然后培养了十几笼蝗虫。
” 王利是法医出身,在公安局刑警队工作的时候,就对蝇蛆以及蝗虫等昆虫进行过研究。
所以对蝗虫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王利:“就是说这个蛆在人体当中,气温高的时候,每天能长多少毫米,根据这个每天长多少毫米,来推断人的死亡时间,死亡几天。
蝗虫吧,它和蝇蛆是一样的东西,它也是昆虫。
干法医吧,首先有一门科学就是叫昆虫学。
” 一个月以后,王利在家里养殖的种蝗虫繁育出了小蝗虫。
紧接着,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打算。
他在市郊区租赁了30亩荒废的园林,并在市工商局办理了有关手续,准备大规模养殖蝗虫。
开始在家里小规模养殖的时候,妻子赵景梅以为丈夫喜欢昆虫,养蝗虫也就玩玩而已,没有放在心上。
没想到王利突然租赁了这么大一块地,要大规模养殖蝗虫,妻子立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租下了这个养殖场,他才告诉我,我当时就急了,我反对。
谁知道好养不好养,它飞不飞,跑不跑,咱也不懂。
” 无论妻子怎样反对,大家怎样不理解。
王利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蝗虫的规模养殖。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蝗虫有一万多种。
王利养殖的这种蝗虫叫做东亚飞蝗,是蝗虫中生长速度比较快,繁殖力比较强的一个品种。
在我国,容易造成蝗灾的也是东亚飞蝗。
所以,防止外逃,是养殖东亚飞蝗的关键所在。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要搞这么一个纱网不能让这些蝗虫跑出去,我们也看到了,你看这种景象,一旦要吃起来,一旦要上了农田,那了不得了。
” 记者:“蝗虫在田地里的最大的危害体现在哪里?”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它主要是群体数量大。
” 王利用水泥柱子搭建大棚的框架,上面蒙上尼绒网子,把蝗虫密闭在网棚内饲养。
这样就防止了蝗虫外逃。
蝗虫属于杂食性昆虫,禾本科草类是它的最佳美味。
王利:“能咬动的全部都咬光,咬不动的就剩下了,一般的全部能吃光。
...
蝗虫该怎么养?
一、蚂蚱的价值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共有859种蚂蚱,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
这两种蚂蚱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
蚂蚱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
蚂蚱还是治病良药,《本草纲目》记载,蚂蚱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
蚂蚱雌雄异体,卵生,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二、养殖棚建造 蚂蚱有飞翔习性,必须采用棚养。
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以便排水。
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结块的沙壤土便于拾取蚂蚱卵。
在养殖棚内种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供蚂蚱食用。
每1万只蚂蚱需15平方米的面积。
可利用院内外空闲场地,用角铁或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棚的支架,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1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
门口安设拉锁,以防止蚂蚱逃逸。
棚高1.5米~2米,棚外可罩塑料膜防雨保温。
须在4月底前完成建棚。
三、养殖管理 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最高发育温度40℃,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分15%~18%。
低于14℃或高于40℃,蚂蚱就停食、死亡。
气温28℃~30℃时,蚂蚱卵孵化。
先准备无毒土壤与锯末按1:2拌匀,含水量为20%~30%。
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将蚂蚱卵均布于土上,盖1厘米厚的混合土。
器皿罩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
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拨到棚内的食物上。
10~15天孵化完毕。
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食量很小。
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
27~35日龄长为成虫。
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
每只蚂蚱产卵70~100粒。
蚂蚱有喜群居和迁飞的习性,群居和迁飞是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
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迁飞,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
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加盖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
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
初养户可从养殖场(户)购进种用蚂蚱或卵。
蚂蚱属特种养殖,如没有定单和可靠销路,养殖须慎重。
...
如何养殖蚂蚱
蝗虫俗称“蚂蚱”,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
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
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
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一、养殖蝗虫种源的选择和鉴定确定蝗虫种类的方法有:⑴咨询蝗虫分类专家。
⑵查阅蝗虫检索表或图谱。
⑶咨询有经验的蝗虫养殖户。
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
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二、蝗虫养殖棚的建造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300只左右的成虫。
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因为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蝗虫三、若虫期管理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⑷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四、蝗虫是灾害性昆虫,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
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
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
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反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
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广东什么地方比较多水鸭养殖场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是一个水鸭养殖集聚地,其中以青头水鸭养殖基地为核心,青头水鸭养殖基地核心区域占地100亩,该基地主打绿色食品、生态养殖系统、循环无污染养殖,进行生态化养殖,鱼塘、鸭场、农田的有机结合,循环利用,鸭场粪便→农田(农户定期过来清取)、鱼塘→鸭场(农田废弃的蔬菜给鸭吃,鱼塘有养殖小鱼可供鸭子捕食),该基地是一个有一定规模,且是该地区的一个学习模范!所以对于水鸭养殖场集聚地无疑首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大塘!图片来自与养殖基地,信息可靠,所以有水印,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