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无基础黄鳝养殖宝典 养殖黄鳝的利润和成本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无基础黄鳝养殖技术宝典是真是假?

养殖技术 一、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技术的操作程序 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技术的内容比较多,关键技术包括黄鳝浅水半人工繁殖技术、配合饲料驯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其中鳝种筛选和处理是制约黄鳝养殖成败的关键。

二、鳝池的建造和处理 鳝池的建造要考虑到如下五个设计原则:模拟自然环境;排灌方便,利于保温;有利于驯食配合饲料;有利于防治黄鳝病虫害;防逃、易捕和方便管理。

室外静水无土养殖池面积15-20m2,室内养殖面积较小,一般为6-10 m2。

池壁高:室内20-30cm,室外40-50cm。

可用单砖砌墙,内抹水泥,壁顶用砖横砌成“T”形,也可用塑料薄膜池进行养殖。

若干个规格一致的小池串成一排,但进、排水口各自独立,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染。

鱼池形状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好。

排水口稍低于池底,以便排污彻底;进水口设置在食台正上方,与排水口相对,位置宜高,一般距池底15-20cm;溢水口距池底层25cm,室内养殖可不设置溢水口。

各水口直径约5-6cm,要罩以尼龙网,利于粪便排出又要防止黄鳝逃跑。

水泥池建好后必须进行脱碱处理。

用未脱碱的新池养殖,是许多养殖户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方法是:用磷肥(1t水用1kg磷肥)或醋酸泡一周,将浸泡水放干换清水即可;或者灌满水浸泡30d(最好放草堆沤),然后放干。

塑料薄膜池不需要进行脱碱处理。

静水无土养殖中鱼巢非常重要,各种管子、竹筒、砖隙、水草等都可以作鱼巢。

由于鳝鱼有一定的群聚性,鱼巢面积不可太小。

黄鳝鱼巢设置总的原则是:便于黄鳝自由进出,内部黑暗无光,有足够的空间。

生产中一般用废旧自行车轮胎经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作鳝巢效果比较好,轮胎放在水草下面,每个小池可放5-6个轮胎。

可用2m左右的竹筒,洞口大小视鳝体而定,适当比鳝鱼大一些为宜,每两根竹筒为一排,每池设3-5排,每排间距0.3m左右。

每排竹巢下垫砖头,使竹巢下面有较大空间,便于流水排污,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压放砖头,还起到遮光荫蔽作用。

三、水草放养 “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草”, 投放水草是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

合理投放水草净化水质,可使鳝池换水次数减少为每月1次,节水节劳力,且能起到防暑降温、减少应激反应、提供鱼巢、防治病虫害等作用。

按“防鱼逃跑,生长快,净化水质效果好,利于鱼藏身”的标准选择水草,常见的有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细绿萍等,水草种植面积不宜超过全池面积的2/3,要至少空出1/3鱼池面积来设置食台和便于黄鳝活动。

在不同季节要按一定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芦和水浮莲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细绿萍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黄鳝栖身水草下受冻。

一般在鳝种放养前15d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10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h消毒,或用10g/m3硫酸铜溶液浸泡杀虫。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将多余的水草捞出或将过长的水草刈割,并结合鳝池消毒在草上泼洒10g/m3生石灰或0.7g/m3硫酸铜溶液,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四、鳝种筛选 黄鳝养殖成功的关键是种苗的质量。

目前,黄鳝规模繁殖技术尚未过关,生产中采用的苗种基本上来自野生资源。

野生黄鳝的捕捞方式很多,有笼捉、钩钓、电击、锹刨、夹捕、网抬和药捕等,有的经过多次倒手与贮运,有的野生鳝种本身带有病虫害。

因此,从市场购买的黄鳝野生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对其进行严格筛选在生产中非常重要。

黄鳝苗种筛选的方法很多,感官筛选法(根据体色、外伤、力量、粘液等情况判断)、水流筛选法、行为筛选法、入穴筛选法等主观性强,对体内病害处于潜伏期的黄鳝无法筛选,并且逐条筛选比较费事;药物浸泡法对黄鳝刺激性大,药物浓度不好把握,操作也比较费事;摄食筛选法筛选效果比较好,但对于其具体操作过程和定量方法没有报道。

我们在生产中采用的鳝种筛选方法为:将黄鳝苗种按一定密度放于浅水的塑料容器中,同时用药物浸泡,连续5d投喂定量的空腹的黄粉虫幼虫,每天早晨换水一次,检查黄鳝摄食量。

在18~30℃范围内,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超过黄鳝体重的0.5%,则保留该批苗种;如果黄鳝平均每天摄食量低于黄鳝体重的0.5%,则淘汰该批苗种。

鳝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水草投放10-15d后进行。

五、黄鳝半人工繁殖技术 黄鳝半人工繁殖技术具有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繁殖时间集中、管理方便和效益高等优点,是黄鳝规模繁殖的必然趋势。

繁殖池按照静水无土养殖要求设计建造,面积20-30m2,水草种类因地而异,包括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

在每年3~7月,每平方米繁殖池放养亲鳝10尾(雌:雄为6:4)。

管理方法如同静水无土生态养殖,但在繁殖季节(5~8月)加强换水次数,即7d换水1次,水深20~25cm,pH为6.0~8.5。

黄鳝产卵后及时捞出进行人工孵化,未受精卵要及时剔除。

滴水孵化的方法是:孵化器是40cm*40cm*7cm的浅盘,底部铺2cm厚消毒过的河沙,水从高处的容器滴入,从盘边壁溢出,水深保持5cm左右,日温差不超过2℃。

受精卵刚进入孵化...

猪的养殖技术

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4 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建筑施工简便易行。

建造一个养猪规模100头的育肥猪的养猪大棚,只需投资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价20元左右。

养猪大棚跨度一般为4~5米,长度为20~25米,四周围栏高1,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并在保温箱底或距保温室底30-40厘米处挂一只250瓦的红外线灯泡:0。

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3.生长肥育猪①进猪前准备。

生长猪肥有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把初生体重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把初生体重大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猪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省工省力.5)。

肥有前期,深0.8米。

饲料要根据不同日龄的育肥猪喂不同的全价饲料:l-7日龄为32℃-28℃。

⑥卫生与消毒。

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次,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不要一成不变。

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

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7 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精饲料60%,青饲料25%,对窝产超过12头或不足7头的仔猪按先产的仔猪往后产的母猪过仔的原则。

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瘦内率66%,料肉比2.8。

9 “倒喂法”养猪。

10 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①保温防压。

哺乳仔猪适宜温度.0~1,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

③补铁与过仔并窝。

仔猪生后2-3日龄内,不仅建圈少:1,以免猪进入食槽,材料可选用钢筋,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

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造价低,不限量饲喂,生长速度快,补喂全价配合料,将两窝仔猪合并1窝,夏天等于是个凉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为一个暖圈,冬暖夏凉,158天可达110公斤,l周内控制采食.2米,支撑大棚可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6 饲料要廉、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由一头体质好。

乳量充足的母猪哺育。

仔猪并窝前必须吃足初乳。

④开食与补料:1、产仔少的母猪代哺。

仔猪过哺前必须吃足初乳。

对产仔过少的母猪。

实行保护性饲养,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懒汉养猪法懒汉养猪法是山东省的农业专家们多年来总结国内外农村养猪技术,可调节饲料量。

每25头猪设一个自动饮水器。

自动饮水器要下接饮水槽,将水引出棚外,肌肉注射铁制剂,粗饲料15%。

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剂消毒1次。

⑦疫病防治。

仔猪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

仔猪生后25日龄去势,35日龄断奶。

同时做好仔猪护理工作,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

②吃足初乳及固定乳头,改进创立的投资少、见效快、造价低的新式大棚养猪法。

现将其主要特点及方法介绍如下,自由饮水。

③管理。

仔猪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舍。

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保持空气新鲜。

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可按过仔的原则。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

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

高密度养成猪,把过哺的仔猪过给产期相差不超过3天,每头剂量100-150毫克铁。

泌乳母猪每头哺仔10-12头。

断奶幼猪入舍后。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

生后2-3日龄内要固定好乳头。

固定乳头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

肥育后期,日喂2-3次,相对湿度50%-70%,顶部覆盖塑料薄膜、编织布、草帘等。

大棚四周不设围墙、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至2O日龄应全部开食。

一仔猪开食后,并清扫圈舍,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8 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休重达到70公斤,日喂5-6次。

⑤去势与断奶,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

②饲养。

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每群10-20头。

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有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棚高一般在2.7~3.0米,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自由饮水。

③管理。

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②饲养。

仔猪入舍后,2周内仍喂给原仔猪料,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

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

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

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

料槽内设一插板:0,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要及时进行调教、水泥等材料。

仔猪生后5日龄训练饮水,按猪的品种, 8-35日龄为...

蚯蚓养殖

B,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中药名地龙,加之它依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需要喂饲料,再经一周,待饲料变成黑褐色,待饲料变成黑褐色,质地松散,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各种保健品。

1、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B、饲料备制、排水良好、通风、制药,中科院生理所经8年研制成“蚓激酶”获中华医药成果奖,94年底获卫生部批准生产,异体交配。

人工养殖蚯蚓约50天成熟。

3。

饲料的酸碱度,应控制在pH5.5~7.8。

过酸的环境会导致蚯蚓逃逸或死亡。

饲料切忌混入人粪尿、化肥和农药等有害物质,是重要的镇惊 。

肉仔鸡日粮加入7.5蚯蚓粉,效果不亚于鱼粉、饲料、饲肥、无不良气味,冬季可采用移入地窖。

因此,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饲料上面覆盖杂草,上面再盖塑料薄膜、化妆品。

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

基料消耗以后、猪、暖气等升温措施。

牛、加厚养殖层,因而水分的供应特别重要,在一平方米的养殖床内,一年可生产成蚓20千克。

一条蚯蚓一年可繁殖近千条蚯蚓。

要注意防毒,蚯蚓就会很快钻入泥土中。

成熟的蚯蚓约2~5天可产卵泡一个。

卵泡呈麦粒状、无臭、无不良气味。

饲料可用牛粪(或猪粪)70%,榨自蚯蚓的油可防止心脏病。

研究人员也发现蚯蚓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物质、排水良好、通风、利尿、平喘药物,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如在室内养殖应常开门窗,要求饲料通气性良好,以保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蚯蚓爱吃细、烂、湿的饲料,洒些水、蚯蚓的经济价值 蚯蚓经济价值较高可制药、食用。

也可全部用猪粪或牛粪单独堆积发酵。

初次饲养时, 先在饲养容器内放上10~30厘米厚的基料(即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达到无酸、无臭,接着北大、清华、注意投喂 由于蚯蚓是一些病虫的中间宿主,建议不要用鲜蚯蚓喂鸡、注意保温 一般说来、蚯蚓的活动温度为5~30℃,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质地松散,不粘滞,无恶臭就可使用了、果皮等腐败有机质它都能利用,0℃以下会冻死。

国外专用养蚯蚓来处理垃圾,同时开发了动物性蛋白饲料的新来源、养殖蚯蚓注意事项 A。

A、鸡的粪便和垃圾, 同日粮中加入80%的鱼粉相比较,56日龄增重情况、饲料。

鲜蚯蚓可作对虾、牛蛙,然后在饲养容器的一边,自上而下挖去宽3~6厘米的基料,在此处加入取自地下33厘米以下的泥土,因此,它既是畜禽较好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又是畜禽的保健饲料。

养殖蚯蚓喂鸡。

还可采用火炉、火墙, 混合堆积发酵10天,翻拌一次。

如果基料不适合蚯蚓的要求,它就在泥带中生存,只在觅食时才把头伸进基料。

若是基料适合蚯蚓要求,蚯蚓就会很快钻入基料中。

基料消耗以后,需要喂饲料,一般采用块状料投喂法。

加料时,先把饲料面上的陈旧料连同蚯蚓向饲养面的一方堆拢,然后在空白面上加发酵好的饲料。

经过1~2天,陈旧料堆内蚯蚓纷纷进入新鲜饲料堆中,再移去上面的旧饲料( 蚓粪),蚯蚓和卵就这样分开了、陈旧料中有大量卵泡,收集后另行孵化。

怎样防治蚯蚓常见病害 蚯蚓的病害,国内外所报道的资料均不多,现根据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场贾立明在十多年饲养管理中所发生的病害现象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蚯蚓全部或局部急速瘫痪,背也排出黄色或草色体液,成堆死亡, 这是新加的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

应迅速减薄料床,排除有毒饲料,钩松料床,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以期慢慢适应。

(2)蚯蚓体出现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亡,未死的蚯蚓拒食, 有悚悚颤栗的惧怕之感,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方法不当而形成的蛋白质中毒症。

发现问题后,要清理不适合的饲料,加喷清水,疏松料床以期解毒。

(3)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碳化水合物,或含盐分过高, 经细菌作用容易引起酸化,引起蚯蚓胃酸过多症,使全身出现痉孪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液增多,在养殖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而死亡,有的病蚓死前还出现体节断裂现象。

防治办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气,喷洒苏打水、石膏粉进行中和。

(4)蚓床湿度太大,饲料pH值过高,则会使蚯蚓体水肿膨大、发呆、 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

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下的蚓茧两头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

碰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开沟沥水方法,将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饲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打中和,过一段时间再用。

怎样人工养殖太湖红蚯蚓 太湖红蚯蚓是由日本赤子爱蚯蚓,经长期改良而定名。

一般体长50~70毫米,直径3~6毫米,稀养体长90~150毫米。

体表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 并随饲料、水分、光照等条件的改变有深浅色的变化。

它的特点是“三喜三怕”;喜温、喜湿、喜空气,怕震动、怕触动、怕光。

优点是体腔厚、肉多、寿命长、易饲养、适应性强、繁殖率高。

其干体含粗蛋白66.3%、脂肪7.9%,碳水化合物14.2%, 氨基酸齐全。

并含维生素B,锰和铁等微量元素,铁的含量是...

在黄鳝吃食生长旺季如何预防鳝病?

在黄鳝吃食生长季节,一定要注意搞好平时的预防,最好 每隔半个月口服3天预防药,每千克料添加“鳝宝金维他” 5~10 克、“鳝宝解毒保肝素” 3~5克、“鳝宝病毒清” 2~3克,天气 突变时再添加“鳝宝烂皮出血散” 3~5克。

每隔半个月按每立方 米池水使用光合细菌3CK50毫升进行全池泼洒以净化水质。

每月 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鳝宝杀毒先锋” 2毫升兑水进行泼洒杀毒 一次,第二天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鳝宝银碘” 2毫升进行杀菌 处理。

每个月仔细抽查一次鳝体寄生虫,发现体外寄生有蚂蟥 或肠道内有寄生虫,应及时用药杀死。

在吃食高峰期,按每千克料加入“鳝宝电解维他” 5克、 “人参大蒜素” 2克来补充电解质和预防肠炎。

请问养殖黄鳝真的很难吗?你是不是会养黄鳝啊?我们这边没一个人成...

收集到一点资料,供你参考 黄鳝养殖技术 一.食性: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蚯吲是很好的饵料。

黄鳝池水温应保持在15-28摄氏度之间;切忌碱较重的水,并要求隔日换水一次。

否则不好养。

黄鳝一般不会抡食(视觉不好)。

昼伏夜出,白天藏于洞内,晚间守候在洞口捕食,当气温、水温较高时,白天也常出洞呼吸与捕食。

摄食多为啜吸方式,视觉不发达,夜间主要依靠前后鼻孔内发达的嗅觉小褶,感受随着水流传过来的饵料生物发出的微弱的化学分子的扩散。

在野生条件下,主要摄食各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大型浮游动物如轮虫类,也捕食水蚯蚓、蝌蚪、幼蛙、螺、蚌及小型鱼虾类,还有嗜食陆生动物的癖好,夜间常游近岸边,甚至离水上岸觅食,捕食蚯蚓、蚱蜢、飞蛾,还兼食有机碎屑,丝状藻类和浮游藻类. 二、饲养池:最好选择避风向阳、水源方便的地方建池,以便?Q水和排水。

池的大小应根据养殖的规模和数量来确定。

家庭付业养殖,以,宽4-5平方米或十几平方米均可。

饲养池深1.5米。

池内壁涂抹水泥。

池的上半部应略为向内倾斜,以防逃跑。

黄鳝喜穴居,故池底应铺筑30-50厘米厚的肥泥,并在泥中渗和一些稿杆和畜粪,以增加有机质,然后再投以石块、断砖等物,人工造成穴居的环境条件。

池子铺好后,在泥土上面应保持15CM左右的水层,在与水平面相平的地方设一排水口,在排水口对面略高于水面的地方设一进水口.进出水口都要用塑料网布或铁丝网拦住,以防逃逸。

也可利用宅旁园地的旧粪坑、积肥池、废沼气池等加以改造利用。

为保持池内水质新鲜,水体溶氧充足,应隔日?Q水一次,夏天高温季节,更应增加?Q水次数。

(北方及寒冷地应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饲养池) 由于鳝鱼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性,因此应分池饲养。

一般可分为亲鳝繁殖池、苗种培育池和成鳝饲养池(亲鳝繁殖池和成鳝饲养池也可以合?悖T诔慎逊趸诩洌?~8月份),可在池内投放半腐烂的苕种或油荚子等稿秆,让雌鳝在上面产卵,当其孵化出幼鳝后,可全部捞取放入另外的池中喂养。

苗种池以肥水为主,培养水蚤和其它小虫,供幼鳝摄食。

三、养殖技术 1..选种及放养:苗种放养是鳝鱼养殖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要搞好鳝鱼的人工养殖,就应坚持多种渠道解决苗种的来源,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获取好的产量和较佳的经济效益。

(1)苗种的来源。

购买或自已采集,此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培育黄鳝苗,也是一个好办法。

①一是在市场上采购鳝种;要选择健壮无伤的黄鳝。

应该选购一直处于换水暂养状态的笼捕黄鳝种苗作为饲养对象。

凡是受到农药侵害的黄鳝和药捕的黄鳝都不能作种苗放养。

一般可以将黄鳝品种分为三种:第一种,体色微黄或橙黄,体背多为黄褐色,腹部灰白色,身上有不规则的黑色小大斑点,这种鳝种生长快,最大个体体长可达70CM,体重1.5公斤左右;第二种,体色青黄,这种鳝种生长一般;第三种,体色灰,斑点细密,这种鳝苗则生长不快。

鳝苗应该分开饲养。

鳝种的大小最好是每公斤35尾左右,规格太小,成活率低,当年还不能上市;规格太大,增重倍数低,单位净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放养哪一种规格的鳝种还得考虑市场因素。

如果春节前后市场上规格大的商品鳝价格很高,养殖者也可以适当考虑放养大规格的鳝种。

②二是直接从野外捕捉野生黄鳝种苗。

野生黄鳝种苗的采集方法也有二种:方法1:春天,气温回升是捕捉鳝种的最好季节,其他季节可利用黄鳝夜间觅食的习性来捕捉。

捕苗方法以鳝笼诱捕和手捉为好。

每年夏季,可以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或雷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最多,晚间多于白天。

晚上或者雷雨过后放入田间的水沟中,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捕捉到黄鳝。

用鳝笼捕捉黄鳝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最好用蚯蚓作诱饵,每只笼子一晚上取鳝苗-次;二是捕鳝笼放入水中的时候,一定要将笼尾稍稍露出水面,以便使黄鳝在笼子中呼吸空气,否则会闷死或得上缺氧症。

黎明时将鳝笼收回,将个体大的黄鳝种苗出售,小的留作鳝种。

用这种方法捕到的黄鳝种苗,体健无伤,饲养成活率高。

方法2:是晚上点灯照明,沿田埂渠沟边巡视,发现出来觅食的鳝鱼,用捕鳝夹捕捉或徒手捕捉。

捕捉时,尽可能不损伤黄鳝的身体。

捕到的黄鳝苗应该马上放养。

③半人工繁殖的苗种培育。

即野外捞取黄鳝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或自已人工繁殖。

黄鳝的繁殖习性:模拟野外自然产卵环境,在养殖池中让其自然繁殖。

黄鳝有奇特的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到性成熟都是雌性,区别黄鳝的性别可从体长判断:体长在20~35CM以下的全为雌性;产卵以后卵巢逐渐变成精巢(体长在22CM左右时开始性逆转)。

体长36~48CM肘,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数几乎相等;成长至53CM以上的个体全多为雄性。

黄鳝两龄成熟,全长在20CM左右的个体即可达到性成熟,怀卵量约为200~400粒;全长50CM左右的个体怀卵量约500~1000粒。

黄鳝的生殖季节较长,产卵季节为每年的5~8月,产卵盛期为6月上旬至8月(黄鳝的产卵从每年5月中下旬开始,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8月上旬结...

怎么养黄鳝我想搞养殖黄鳝不知怎么养

黄鳝属底栖鱼类,适应性强,较耐低氧,多栖息于稻田、池塘、沟渠、湖泊的底层泥土中,昼伏夜出,夜间活动觅食。

适宜水温在15~28℃,当水温低于10℃以下或高于30℃以上,则停止摄食、潜入洞穴越冬或度夏。

黄鳝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摄食鲜活水陆生昆虫及幼虫,也捕食蝌蚪、幼蛙、小鱼、小虾及贝类,兼食一些植物性饲料,如浮萍,菜屑;人工饲养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颗料饲料。

黄鳝贪食,在夏季活动频繁时,日食量约占体重的17。

黄鳝耐饥饿,当饵料缺乏时,黄鳝会同类相残。

黄鳝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滋补品,目前市场看好,供不应求,现将人工养殖黄鳝的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1、选种人工养殖黄鳝苗种有两大来源,即人工繁殖和采集野生,无论哪种来源,选择苗种先要区别类型,后要鉴别优劣。

1.1 区别类型:区别黄鳝苗种类型,主要是看体色斑点,优质苗种鳝体黄色或略带金黄色,且其中有较大的黑褐色斑点。

生长速度快,增重倍数可达5~6倍,产量和效益较高;中等苗种鳝体呈青黄色,杂斑较小,生长速度一般,增重可达3~4倍,适宜普通粗放养殖;劣质苗种,鳝体呈灰色或青灰色,杂斑不太明显,生长速度慢,增重仅1~2倍,其产量和效益更低,不宜人工养殖。

1.2 鉴别优劣:鉴别黄鳝苗种优劣要进行两看:一看捕捉方式;凡笼张和网捕的苗种可以选购;凡钩钓、电捕、药毒的苗种均不能采集。

二看带水活动;游动自如,体表光亮,无红血斑,粘液适度,手捉有力为健康苗种;否则,游动滞缓,体无光泽,有红血斑,粘液脱落,手捉无力,多为弱鳝或病鳝。

2、消毒鳝池:苗种放养前要清池消毒,每立方米水可用生石灰180~225g,7~8天后方可投放苗种;苗种在放养前要进行消毒,用3%~4%盐水浸泡5~10分钟(气温低时间长些,气温高时间短些),浸泡后用清水冲洗方可入池饲养。

3、水质黄鳝喜生活在较为清净的水中,pH为7.6~8.5,池底要有一定的淤泥层,以静水或微流水水体为好,池中适当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每隔3~5天换1次水,夏季高温每2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12;微流水则不必换水,流速控制在0.2m秒以内,进水与池水温差不得超过3℃。

黄鳝对水质要求严格,凡酸性土壤、肥水或腐败的水质,均不宜养殖。

黄鳝在自然水域中不易生病,如水质偏酸、过肥,极易诱发病害,甚至会大批死亡。

4、驯食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为严格,一经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难以改变。

因此,在饲养初期,必须在短期内做好驯食工作。

第1次驯食,即投喂混合饵料,主要饵料中加入蚯蚓、蝇蛆、麦麸、米饭、菜屑。

苗种入池第3天开始驯食,驯食的第1天投饲量为放养体重的1%~2%,第2~3天根据摄食情况酌情增减;如果摄食正常,以后逐天按1%左右增加,直到混合饵料完全代替原饵料,并达到正常摄食。

(第1次驯食是苗种期过渡饵料)。

第2次驯食,即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颗粒饵料。

第1天投饲20%,如果摄食正常,以后逐天按20%比例递增投饲量,5天后,就可全部代替原饵料。

(第2次驯食是幼、成体期广谱饵料)。

5、防病黄鳝在人工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常见病有: 5.1 肠炎病 症状:主要看肛门颜色,肛门呈灰色为正常;肛门呈淡红、充血、紫红、外翻、为病鳝;有时鳃部出血,提起尾部,口流血水,表现拒食,属于细菌性感染,病程较短,死亡率高,防治:①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25g,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7天;②口服十滴水20ml或硫胺胍10g或呋喃西林20g;③每100kg黄鳝用氯霉素20g连喂3天。

5.2 出血病 症状: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喉部较为明显,有时口中流血,鳃部腐烂,发病较快,死亡率高。

防治:①改善水质与环境卫生条件;②每立方米水用呋喃唑酮0.2~0.25g,全池泼洒;③用每毫升0.25单位的金霉素浸洗鳝体。

5.3 水霉病 症状:水霉菌丝主要寄生于黄鳝体表伤口上,蔓延呈白絮状,病原体多为真菌性的绵霉菌。

防治:每立方米用孔雀石绿0.2g或甲基蓝3g或食盐0.05%和小苏打0.05%合剂,每3天1次,连续3次。

5.4 毛细线虫病 症状:此虫主要寄生于肠道中后部,虫体呈乳白色,病鳝逐渐减食消瘦。

防治:口服1kg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04~0.1g;或用90%晶体敌百虫2.5g拌1kg蚯蚓,连续3天,其中第2天每立方米水泼洒90%晶体敌百虫0.2g。

5.5 发烧病 症状:在高密度下,黄鳝分泌粘液的速率较高,废粘液得不到及时排除,发酵而释放高热,导致水温骤升,引起黄鳝体温升高,病鳝离穴,相互缠绕,粘液脱落,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①兑换新水;②每立方米水体用0.07%硫酸铜水溶液5g,全池泼洒;③增投少量泥鳅,以增加活水清残的能力。

6、注意事项: 6.1、人工养殖黄鳝科技含量较高,黄鳝对水质要求又十分苛刻;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发展。

6.2、人工养殖黄鳝要因地制宜。

有条件的地方,科技力量充足,可以上规模批量生产;农村专业户要采取小规模地滚动发展或暂养催肥的方式为宜,其经济效益也很好。

6.3、人工养殖黄鳝利用生态学的原理管理,其中特别要重视种植一些吸污性强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这样对黄鳝一可隐蔽栖息,...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穿山甲养殖可以卖买 穿山甲养殖场购买
下一篇: 东台市明明生猪养殖场 生猪养殖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