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怎样养乌鸡
乌鸡出壳后,反应比其它鸡迟钝,不知饥饱,怕惊吓, 对温度要求较高。
一周龄白天为32℃,晚上34℃,以后每周下降1℃~2℃, 待二月龄脱尽绒毛长出新羽后方可脱温。
刚出壳的雏乌鸡应先放在暗光下休息,10~24 小时后给予强光饮水、开食,以后把光减弱,用一个15W白炽灯即可。
饮水先用0.2%的高锰酸钾水,如有光叫不吃食的,可往它嘴中滴几滴糖水, 等拉下胎粪就会吃食。
农户最好在火炕上育雏、炕面上可铺上一寸厚的细沙。
开食先喂八成熟的小米或玉米细粒、芝麻粒等。
3~5天可放上食槽,改喂小鸡料。
以后每隔5天喂一次高锰酸钾水或大蒜水用以防病。
中、成乌鸡与一般鸡的饲养管理大致相同,但乌鸡的饲料要精, 粗蛋白含量为14%~18%,代谢能为每公斤2500~2800大卡,日粮以谷物为主, 并按精料的20%~30%喂青绿多汁饲料。
自由采食砂子。
乌鸡怕湿怕潮,鸡舍要通风良好,地面干燥。
最好在鸡舍内没置高1米以上的栖架,让鸡栖息,可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
乌鸡群体不宜过大,一般以100~120只较为适当。
饲料要足, 每次喂料量以控制在1小时吃完为止。
鸡舍和运动场地,每年应换20厘米深新土一次。
乌鸡体质娇弱、抗逆性差,发病后容易死亡。
故重点应放在防病上。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做好鸡舍内外的消毒工作。
要经常打扫鸡舍和运动场, 勤换晒垫料。
食槽、饮水器等每天应洗刷干净,每半月用1%~2% 烧碱溶溶液消毒一次。
其次要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对不能用疫苗控制的疾病。
可针对病的发生规律给以有效的预防。
怎么养殖乌鸡?
乌鸡饲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饲养数量较多的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如江西(泰和县、井冈山市)、江苏(海安县)、浙江(温岭市)、广东、广西、海南省等;北方地区近年来饲 养数量和规模也大幅度的增加,如山东省(莘县)、河南省(濮阳 县、淅川县)、河北省(承德市、辛集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祁东县)、安徽省(望江县)、甘肃省(正 宁县)、陕西省(杨凌区、略阳县、兴平市、镇坪县)、北京(通州区)、云南省(盐津县、南涧县)、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太谷县、阳城县)、四川省(绵阳市、沐川县)等。
乌鸡养殖分布地区与当地的市场有直接关系,目前,乌鸡养殖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也逐渐多了起来,表明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饲养的乌鸡和家养的乌鸡营养是一样的吗
乌骨鸡的中鸡分种用中鸡和肉用中鸡。
其中种用中鸡是指脱温饲养至开产前这一生长阶段的育成鸡,即9- 25周龄阶段;肉用中鸡是指脱温饲养到上市阶段鸡,一般要求60- 150日龄,体重0.8- 1.2公斤,即可供制药厂和外贸出售。
要求供应全价日粮增加采食量,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
肉用鸡一般采用平养。
凡不留作种用的均可转入商品鸡群。
饲喂较高能量和较高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自由采食,使之能在100- 150日龄上市时,肌肉丰满而且体内贮备一定脂肪。
下蛋用的种用中鸡主要采用栅栏饲养或放牧饲养。
( 一)分群:育雏结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饲养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
分群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产生应激。
这时的密度控制在8- 10只/平方米。
留着产蛋或种用的到120日龄时,转入产蛋鸡舍。
若到开产时才转群,易产生刺激,影响产蛋率。
转群应在傍晚进行,尽量保持安静。
(二)饲料供应:雏鸡进入育成期,日粮将由原来的雏鸡料换喂中鸡料和大鸡料。
为减小由于饲料更换带来的应激,必须注意饲料的过渡,不能突然改变。
过渡期一般为3- 5天,具体方法是:第1天~第4天日粮由过渡前料和过渡后料组成;但逐渐增加过渡后料比例,第5天完全改为过渡后料。
出栏前20天喂大鸡料,停止用药,杜绝药物残留。
种鸡供给全价日粮,可喂粉料也可喂粒料。
在喂料时,放料量限制在饲槽容量的2/3左右,以免鸡扒出,造成浪费,每天喂3- 4餐为宜,冬天夜间可加喂1餐。
适度光照,每天光照14- 16小时,光照强度为15平方米40瓦,最好早晨5时开灯,日出后熄灯。
傍晚开灯至10时熄灯。
舍温应保持13- 25℃,保持舍内安静,运动场内设砂盆或砂池,让鸡自由采食砂粒和砂浴,既可防皮肤病又可增强消化机能。
捡蛋,中鸡转入产蛋鸡舍前,应先把产蛋箱放在种鸡舍内,乌骨鸡胆小,不宜用集体产蛋箱,应采用小间隔的产蛋箱,产蛋箱要均匀地放置在光线较暗、通风良好和安静的地方。
(三)做好冬、夏季管理:夏季气候炎热,而鸡无汗腺,又被覆羽毛,抗热性差,易给鸡群造成强烈的热应激,使肉鸡表现采食量下降、增重慢、死亡率高。
因此,夏季管理的要紧事就是防暑降温。
在鸡舍设计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使鸡舍朝向合理、间距开阔,以利于减轻夏季太阳的辐射,通风换气良好。
鸡舍周围种植枝叶茂盛的树木或藤蔓类植物以利鸡舍遮荫,也可减轻热辐射。
屋顶隔热性能差的鸡舍,可以采用屋顶刷白减少吸热、加厚或屋顶喷水促进散热的办法降低舍温。
调整日粮结构和喂料方法,供给充足的饮水。
在育肥期,如果气温超过27℃,则采食量明显下降。
可在原来日粮营养水平的基础上,把蛋白质含量提高1%- 2%,多维素增加30%- 50%,保证日粮新鲜。
为减轻热应激,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
如每公斤日粮中添加杆菌肽粉0.1- 0.2克;当舍温高于26℃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维生素C ,或0.3%小苏打,或0.5%氯化铵,或0.1%氯化钾等。
冬季管理的关键是防寒保暖、正确通风、降低湿度和有害气体含量。
舍顶隔冷差时,要加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窗户用塑料薄膜封严,调节好通风换气口,在温度低时要人工供温。
要经常更换和添加垫料,确保干燥。
由于冬季鸡的维持需要增加,因此必须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
在采用分次饲喂时,要尽量缩短鸡群寒夜空腹的时间,要经常检修烟道,防止煤气中毒和失火。
( 四) 搞好环境卫生:1. 注意通风、勤换垫料。
合理通风换气,可以促进心、肺系统的发育。
勤换垫料,保证鸡舍内清洁卫生;一般10天换垫料1次,被水打湿的垫草立即更换,特别是冬季。
2. 搞好环境卫生。
经常做好鸡舍和四周活动场地的卫生防疫工作。
坚持每周用消毒剂对鸡舍及四周活动场地进行带鸡消毒。
3. 注意生物安全:注意察看鸡舍内有无鼠洞,及时堵塞鸡舍内鼠洞。
采取有效的防猫犬进入和灭鼠的措施,避免猫、犬、鼠、飞鸟对鸡造成伤害,减少疾病的传播。
六. 产蛋鸡的饲管:母鸡约在6.5~7月龄开始产蛋,6月龄后公母按1:10~12混合饲养,应定时定量饲喂,每日喂三次,日喂料量70克左右。
七. 育肥乌骨鸡的育肥期为60天;90日龄均重达800一1000g/只,耗料2.5一3.0公斤,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鸡舍消毒准备:脱温鸡可采用平养和笼养两种方式。
进鸡前应对鸡舍用菌毒故400倍液或烧碱(2-5%)彻底消毒;食槽、饮水器应清洗干净备用;铺好垫料,平养鸡舍每千只鸡需占地80平方米,饮水器7个.食槽应充分满足鸡采食需要.2.饲喂:脱温鸡最好采用正大公司生产肉中鸡料,或自配饲料(玉米66.2%、豆粕28.7%、国产鱼粉1.3%、石粉0.4%、骨粉1.8%、食盐0.3%、植物油0.3%、1%、复合添加剂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蛋、赖氨基酸等,可从市场上购买。
保证达到配方中含代谢能3.1兆卡/公斤,粗蛋白19%)。
前期日喂4次,后期可改成3次,饲喂量应以鸡每次吃完为原则,一般30-60日龄平均每只鸡每天耗料0.09斤,60-90日龄0.11斤,同时,注意饲料不要发霉变质。
一般以15天购(配)饲料一次为宜。
3.日常管理:定期对食槽、水槽清洗消毒。
注意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
还有我想养殖乌鸡有没有地方学习一下养殖乌鸡技术的地方?
如果全部都是喂蚯蚓和牧草,你的鸡是长不大的,更别谈经济效益,首先,蚯蚓你是喂不起的,价格太高,自己养殖也是一样的;第二,牧草,是青饲料,相当于人吃青菜一样,你能以青菜当主食吗;最后,舍与得是成比例的,不舍得喂养,当然也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
因为我也是养鸡的。
怎样养乌鸡
可获利12元。
每只鸡雏4元,每年可获纯利4400元。
乌鸡小雏非常娇弱,抗病。
开食先喂八成熟的小米或玉米细粒、芝麻粒等、肺炎、神经衰弱,加多种维生素、鱼肝油、少许骨粉及抗菌素类药物等,防治鸡白痢。
乌鸡群体不宜过大,一般以100~120只较为适当。
饲料要足:10为宜。
5、鸡病防治 (1)育雏期间重点防治消化不良和白痢病。
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酵母片或大黄小苏打片。
每晚再补喂1-2次饲料,日粮以谷物为主。
以后每隔5天喂一次高锰酸钾水或大蒜水用以防病。
中,使其增加运动量。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做好鸡舍内外的消毒工作。
要经常打扫鸡舍和运动场, 勤换晒垫料,以保证乌鸡的生长发育。
使用自动食槽。
可针对病的发生规律给以有效的预防。
一,改喂小鸡料,能治疗产后体弱。
最好在鸡舍内没置高1米以上的栖架,让鸡栖息,以预防肠道疾病,发病后容易死亡。
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每月进行3-4次药物预防,三个月以后要及时接种Ⅰ系鸡瘟疫苗,以提高鸡体免疫力,比普通鸡早一个多月。
开食第一周每日给光23小时。
一周龄白天为32℃、鸡舍 乌鸡喜燥怕湿。
开食以营养丰富的小鸡全价配合饮料为好,也可用炒熟的大米,比其它鸡每公 斤高6-7元,乌鸡的售价更高、伤寒、球虫等疾病。
一周龄后要接种Ⅱ系鸡瘟、鸡霍乱等疫苗,以后每周下降1℃~2℃, 每次喂料量以控制在1小时吃完为止,饲养费3.60元,支出7.60元。
每只鸡纯利4,一般每公斤26-28元,更以滋补药用而著名。
此外,喂饲符合饲养标准的全价饲料,也是减少鸡病的重要方法。
三、效益分析 乌鸡市场销售价每公斤16元,每只商品鸡按0.75公斤计算。
3、中期饲养 为便于管理。
鸡舍和运动场地,用一个15W白炽灯即可;以后可减少到14-16小时,防治消化不良。
在饮水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痢特灵。
3~5天可放上食槽。
故重点应放在防病上。
饮水先用0。
用乌鸡为主药制成的乌鸡白凤丸是妇科常药,建立良好的防疫制度。
运动场内撒些砂子。
舍内设置栖架。
农户最好在火炕上育雏、炕面上可铺上一寸厚的细沙、高锰酸钾或青链霉素。
乌鸡补酒、乌鸡补膏,实行自由采食,不限量。
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抗菌素、防寒能力较差。
此时若气温较低,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温,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每天喂5-6次、乌鸡针等滋补药品,也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乌鸡含有大量黑色素和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特异作用,地面应铺一层木屑或谷壳。
随着市场销路的扩大,每年应换20厘米深新土一次,这些在《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2、饲养周期短 乌鸡饲养5个月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鸡舍要选择地势高、通风。
喂完后灯光应弱些,使钗群安静,少运动,以加快增重。
4、后期管理 乌鸡饲养到中后期把商品鸡和种鸡分开进行分群饲养。
商品鸡应尽可能在光线较暗的舍内饲养。
为快速达到出栏全重,要喂高能量的配合料,养活运动消耗、贫血等均有疗效.2%的高锰酸钾水,如有光叫不吃食的, 待二月龄脱尽绒毛长出新羽后方可脱温。
刚出壳的雏乌鸡应先放在暗光下休息。
中期是乌鸡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此时应喂饲全价的中鸡配合饲料,比其他品种鸡单价高出一倍以上。
在广州、深圳等地,晚上34℃。
(3)以预防为主。
二、饲养管理要点 1。
3、提高成活率, 粗蛋白含量为14%~18%,代谢能为每公斤2500~2800大卡。
(2)春寒季节注意防治鸡感冒,可减少疾病;否则易消化不良造成死亡,乌鸡已出口远销东南亚、香港等地,中期应以笼养较好。
鸡笼大小根据饲养量而定,每平方米一般可养25-30只、开食,以后把光减弱,实行定量限食,淘汰劣种鸡,为产蛋打下基础。
公母比例为1。
其他季节可垫砂子。
2、育雏 雏鸡出壳48小时内,不仅喂水不给饮料。
乌鸡怕湿怕潮,鸡舍要通风良好,地面干燥、阳光充足、冬暖夏凉的场地。
室内干事燥,有保温设备。
春寒季节,10~24 小时后给予强光饮水、成乌鸡与一般鸡的饲养管理大致相同,但乌鸡的饲料要精,少吃多餐,不能过饱,以利增重。
种鸡此时转入散养、乌鸡的主要特性 1、观赏价值 乌鸡除观赏外、商场前景广阔 乌鸡商品价一般每公斤16元,室内温度保持30℃左右。
商品鸡饲养50多天可达到出场标准。
比其它商品鸡体重轻,只需0.6-0.75公斤左右即可出栏,可往它嘴中滴几滴糖水, 等拉下胎粪就会吃食。
乌鸡体质娇弱、抗逆性差乌鸡出壳后,反应比其它鸡迟钝, 并按精料的20%~30%喂青绿多汁饲料。
自由采食砂子。
食槽、饮水器等每天应洗刷干净,每半月用1%~2% 烧碱溶溶液消毒一次。
其次要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对不能用疫苗控制的疾病.4元。
如果每年养两批,每批500只。
在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进行肠道消毒,然后开食,不知饥饱,怕惊吓, 对温度要求较高 展开
我家里养了一千只散养乌骨鸡不知道往哪里销?有谁可以帮帮我或者合...
鸡和鸭子、鹅不能养在一起,鸭鹅吵闹,鸡喜欢安静,如果长期养在一起,鸡的生长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不管是黑乌鸡还是白乌鸡,它们的养殖技术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别!!!乌鸡养殖技术 2002-5-23 药用乌鸡的品种及其特性 乌鸡以皮肤、骨骼、肌肉均呈乌黑色而得名,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比较原始的方法选拔、培育出来的稀有珍禽。
它遗传性能稳定,品种纯正。
其中最著名的品种是江西省泰和县原 产的泰和鸡和该省余干县原产的余干乌黑鸡。
此外,还有江山乌鸡、略阳乌鸡、雪峰乌鸡等,均有一定的饲养量。
现将泰和鸡和余干乌黑鸡的特征特性作较全面的介绍。
(一)泰和鸡泰和鸡,又名丝毛鸡,医学上爱称乌骨鸡。
根据其外貌某一特征给予的称呼则更名目繁多,如:绒毛鸡、羊毛鸡、狮毛鸡、松毛鸡、白绒鸡、绢丝鸡、竹丝鸡、黑脚鸡、丛冠鸡、龙爪鸡、白凤鸡等;根据原产地又称武山鸡、泰和鸡。
该鸡在广东、福建等省也有少量分布。
泰和鸡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故称“十全”、“十锦”。
泰和鸡全身羽毛洁白无疵,体型娇小玲珑,体态紧凑,外貌奇特艳丽,真是风韵多姿,千妩百媚,惹人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以药用、滋补、观赏闻名于世。
泰和鸡外貌十大特征齐全,遗传性能稳定,品质纯正,是世界稀有珍禽,是我 国宝贵的品种资源,曾是历代进贡皇室之珍品,现已列为国际标准品种。
1.外貌特征(1)丛冠:母鸡冠小,如桑椹状,色特黑;公鸡冠形特大,冠齿丛生,像一束怒放的奇花,又似一朵火焰,焰面出现许多“火峰”,色为紫红,也有大红者。
(2)缨头:头顶长有一丛丝毛,形成毛冠,母鸡尤为发达,形如“白绒球”,又似“游泳头”。
(3)绿耳:耳叶呈现孔雀绿或湖蓝色,犹如佩戴一对翡翠耳环,在性成熟期更是鲜艳夺目,光彩照人,故有人喻为“新婚巧装”。
成年后,色泽变浅,公鸡退色较快。
(4)胡须:在鸡的下颌处,长有一撮浓密的绒毛,人们称之为胡须。
母鸡的胡须比公鸡更发达,显得温顺而庄重。
(5)丝毛:由于扁羽的羽干部变细,羽支和羽小支变长,羽小支排列不整齐,且缺羽钩,故羽支与羽小支不能连接成片,使全身如披盖纤细绒毛,松散柔软,雪白光亮,只有主翼羽和尾羽末端的羽支和羽小支钩连成羽片。
(6)毛脚:由部至脚趾基部密生白毛,外侧明显,观赏者称之为“毛裤”。
(7)五爪:在鸡的后趾基部又多生一趾,故成五趾,又称为“龙爪”,又有“五爪兴龙 ”之说。
(8)乌皮:全身皮肤均为黑色。
(9)乌肉:全身肌肉、内脏及腹内脂肪均呈黑色,但胸肌和腿部肌肉颜色较浅。
(10)乌骨:骨膜漆黑发亮,骨质暗乌。
泰和鸡的十大特征人们形象地概括为: 一顶凤冠头上戴,绿耳碧环配两边; 乌皮乌骨乌内脏,胡须飘逸似神仙; 绒毛丝丝满身白,毛脚恰似一蒲扇; 五爪生得很奇特,十大特征众口传。
2.生物学特性 泰和鸡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长期以来在生态条件的自然选择下,世代衍生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它具有体小、敏捷、觅食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
(1)适应性:成鸡对环境的适应的性较强,患病较少,但幼雏体小,体质弱,抗逆性差,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易病,易死,难养。
但经多年来的选育研究和提高饲养管理技跛?剑???省⒂?陕屎椭旨Υ婊盥示??5%左右。
泰和鸡耐热性很强,但怕冷怕湿,饲养中应特别注意。
(2)胆小怕惊:泰和鸡胆小,一有异常动静即会造成鸡群受惊,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因此,应创造一个较宁静的饲养环境。
(3)群居性强:泰和鸡性情极为温和,不善争斗,但最好公母分群,大小分群饲养,使鸡群生长发育均匀、整齐。
(4)善走喜动:泰和鸡善走喜动,但飞翔能力较差,管理方便,一般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为宜。
(5)食性广杂:一般的玉米、稻谷、大小麦、糠麸、青绿饲料均能喂饲,但应注意饲料要全价,这样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提高。
(6)就巢性强:抱性是繁殖后代的本能,泰和鸡抱性较强。
3.生产性能 泰和鸡体型较小,成年公鸡体重1 300~1 500克,成年母鸡体重1 000~1 250克。
公鸡开啼日龄150~160天。
母鸡开产日龄170~180天。
年产蛋100枚左右,蛋重40克左右,蛋壳呈浅白色,蛋形小而正常,蛋形指数74左右。
母鸡就巢性强,在自然情况下,一般每产10~ 12枚蛋就巢1次,每次就巢在15天以上。
种蛋孵化期为21天。
4.经济价值 泰和鸡外貌奇特,营养丰富,它集药用、滋补、美食、观赏于一身,是驰名中外的多用途优良鸡种。
(1)药用:泰和鸡重要的经济价值在于药用,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备受历代医药家所重视,被誉为“药鸡”,民间用乌鸡治病的验方颇多。
据《本草纲目》记载:“泰和老鸡,甘平、无毒,内托小儿痘疮,家家畜之”。
又“乌鸡甘平无毒,益助阳气,起阴补肾,主治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胸腹痛,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煮食饮汁,亦可捣和药丸”。
清朝康熙年间,汪昂所著《本草备要》中记载:“乌鸡补虚劳,甘平,鸡属木,骨黑者属水,得水木之精气,故能益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