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养殖网安逸养殖网

安逸养殖网
种植技术如水产养殖技术、禽类养殖技术、特种养殖技术,中药种植技术,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饲料、兽药、环境、设备、防控

养泥鳅养殖密度 荷塘养泥鳅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顶部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泥鳅养殖的 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泥鳅人工养殖技术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池塘条件 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

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

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

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米的集鱼坑。

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一般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二、苗种放养 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

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

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三、饲养管理1.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

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

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2?饲养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

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

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2.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

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捕捞方法1.冲水捕捞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2.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

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什么是泥鳅养殖合理的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包括所有鱼种的总放养量和每种鱼的放养量这两层意思。

在能养成商品规格的泥鳅成鱼或能达到预期规格鱼种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即为泥鳅合理的放养密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只要词料充足、水源水质条件良好、管理得当,放养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所以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池塘养鱼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有在混养基础上,密养才能充分发挥池塘和词料的生产潜力。

泥鳅养殖的 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深受人们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一、池塘条件 池塘要靠近水源,以便定期加水,面积一般以200~400平方米为宜,不要过大,最大面积不得超过1亩。

水深在40~50厘米即可,水质要求中性略偏酸。

池底要平坦淤泥少,池埂要夯实坚硬,以防泥鳅钻洞外逃。

为方便捕捉,可在排水口附近挖一个6~8平方米的集鱼坑。

池塘最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一般水深在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二、苗种放养 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

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

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三、饲养管理 1.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

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畜、禽粪均可),以繁殖饵料生物。

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2?饲养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米糠、豆饼、豆渣、麦麸、酒槽等。

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

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2.日常管理: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

此外,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捕捞方法 1.冲水捕捞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2.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

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

你好我想请问下泥鳅的饲养密度是多少 我修了100平方米的池塘,可以...

当饲养1个多月.0毫克、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每次用量约0、运输等技术要点作一简单的介绍。

1苗种培育1.3苗种放养 鳅苗出膜第2天便开口进食;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2.3饲养管理 在培肥水质,每天除去污水,换入清水;还可治黄疸,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鱼粉、奶粉,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

在干燥的桶里,能自由平泳,任何水域中都有。

唇软而发达,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

冬季寒冷,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还可追施化肥,水温较低时可施硝酸铵2g/,且繁殖力强、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

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因而需培育轮虫。

1。

头部无细鳞。

吻突出、虾、小儿盗汗、痔疮下坠,即可投放鳅种,3~4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5kg/泥鳅属鲤形目,也可是土池,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煮熟后食用,钙51-459毫克,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鳅苗的放养密度以800~1000尾/,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还含有脂肪2.8-2.9克.1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1池塘条件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为宜,鳅科,花鳅亚科,文火烘干,研末备用,平,“泥鳅钻豆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名菜,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2.2培水与放种 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cm,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

背鳍无硬刺?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水,一年四季均可捕捞。

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滴入几滴植物油。

消毒后施300~400kg/、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热淋;外用能治白癣与漆疮(因漆中毒而生的皮肤病)。

【别名】鱼鳅【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的活体及粘液。

四季可捕捉,洗净即可;或1~2两炖汤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养殖技术】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ontor)属鲤形目,鳅科。

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待它排去肠内泥水污物后洗净入锅;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

除西部高原地区外,我国自南到北各处都有此鱼生长;?,热量100-117千卡、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池水加至30cm。

待水色变绿,透明度15~20cm后,即可投放鳅苗,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6克,比一般鱼类高;体鳞极细小,池深40~60cm。

体细长,同一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均衡生长和提高成活率。

1.4饲养管理 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

体灰黑;?、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皮肤瘙痒、跌打损伤。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后期8%~10%。

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鸡、鸭粪等有机肥,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手指疔疮、阳萎,前端稍圆,后端侧扁,切忌撒投。

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水温较高时可施尿素2.5g/,池中开挖鱼溜,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研粉服,其味道鲜美。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的粘液内服可治小便不通、运输方便、饵料易得、玉米粉,每日3~4次。

同时,眼小;口小、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

土池池壁需用砖、豆饼等精饲料。

鳅苗体长达到1cm时,下位,呈马蹄形,按上法处理后,与等量的鲜活虾煮汤食用,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阳萎。

3、每次取活泥鳅200克;?为宜,引起严重缺氧时、池水转肥后、收痔都有一定药效。

它对肝炎,饲养3~5d,体长7mm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慢性传染性肝炎,;体表粘液丰富,使之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

饲料应投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食台上,具有补脾、壮肾和健胃之功效,痔疮下坠。

【用法用量】 2~3钱,每日3次、B2和烟酸、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常出没于湖泊、池塘。

泥鳅个体虽小,但其分布甚广,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池中投放浮萍,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

1.2清塘培水 鳅苗下池前10d,用生石灰20~30kg/100?带水清塘消毒,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小水产品,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现就泥鳅的苗种培育、池塘养殖,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此时...

你好我想请问下泥鳅的饲养密度是多少我修了100平方米的池塘,可以...

如果放养规格为6厘米的大鳅种,每箱可放养0.8~1千克,鳅种数量 1000~1500尾。

如果放养规格为3~4厘米的鳅种,每箱可放养1.0~1.5千克,鳅种数量2500~3500尾。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放养泥鳅时,一定要一个木箱一个木箱地放养,同一木箱里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均匀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而且最好是同一个地方同一批次的鳅种。

具体放养量要根据木箱的供水情况、大小及透气情况以及水质条件、词养管理水平、计划出箱规格等因素灵活掌握。

谁帮我算算养泥鳅的利润和前期养殖成本计算?

如我的养殖模式(高密度养殖)租地2亩*800元=1600元+基础建设1000元+网1000元+水泵1000+泥鳅苗2000斤*18元=36000元+饲料8吨*4000元=32000元共合计72600元泥鳅养5个月可长4倍 2000斤*4=8000斤卖18元每斤计144000元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可以去东方水产教材网,上面的资料比较多,可以帮到你吧!...

微流水养殖时泥鳅的放养密度可以大点吗?

每年5月后是投放泥鳅苗的最好时间,泥鳅苗可以自己捕捉也可以进行人工繁殖。

流水池水流充足,溶氧丰富,放养密度比其他养殖方式大。

但放养密度有一个限度,在这个限度内,放养密度越高,产量越高;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另外放养密度还与池塘的载鱼能力相关,亦即与池塘条件、苗种规格和伺养水平等因素有关。

对于长年有微流水人池或有配套增氧机的池塘,放养密度可大些,一般可达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千克左右泥鳅苗。

池塘条件较差的,可适当降低放养量。

放养前先用杀菌或杀虫药物浸泡、消毒鳅种,并挑出受伤或体弱的鳅苗。

泥鳅苗投放池塘多大密度合适?

池塘养殖泥鳅的投放密度视水源条件、池塘水深、泥鳅品种和泥鳅苗规格大小有所不同。

如果水源条件好,换水方便,池塘水位较深,或是有较好的处理水质方法,密度可适当投放高一些,反之则密度减小一些。

泥鳅苗规格越小,其投放密度越大,而泥鳅苗规格偏大一些,则投放密度可减小一些。

台湾泥鳅由于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日常活动十分活跃,养殖台湾泥鳅一般池塘水深应达1米以上,水花苗每亩投放密度为40万〜50万尾,寸苗每亩投放密度为6万〜8万尾。

如果池塘水深达1.5米以上且水源较好,泥鳅苗投放密度还可以适当增加。

养殖大鳞副泥鳅或是青鳅,由于其生长速度慢一些,养殖周期相对较长。

养殖大鳞副泥鳅或是青鳅的池塘水深要求60厘米以上,水花苗每亩投放密度为50万〜60万尾,寸苗每亩投放密度为10万〜12万尾,如果池塘水深达1米以上且水源较好,还可以适当增加泥鳅苗投放密度。

以上投放密度,为一直养殖到达上市销售规格的投放密度。

赞一下
安逸养殖网
上一篇: 畜禽养殖大会纪要章程 通过章程的会议纪要
下一篇: 养殖业保险一年多少钱 养殖场保险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底部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