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非洲鲫鱼都吃什么东西?怎么养?
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池塘养殖方式: 1.池塘条件 养殖场所宜选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面积3亩~5亩,水深为1.5~2米,池塘底泥厚度为20~30厘米。
每口池塘配备1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施肥 在鱼种放养前,要清塘消毒。
一般在4月上中旬,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清塘,7天后加水至1米深,然后每亩施腐熟的粪肥300~400公斤,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
3.鱼种放养 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放养冬苗。
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鱼种1500~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他鱼混养时每亩可放养200~500尾。
4.饵料投喂 罗非鱼进入养殖水面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
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开始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
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
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
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5.日常管理 (1)每天早、中、晚测量水温、气温,每周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
清晨、夜晚各巡塘1次。
(2)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30厘米。
一般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畜粪肥150~200公斤。
在天气晴朗、水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水质过肥时,应减少或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
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
(3)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预防鱼病。
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每升0.1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
每隔10~15天,每亩用15~2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呈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
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时开增氧机。
...
人工养殖的黑色大鲶鱼都吃什么?
投饲技术鲶鱼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早期可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猪血等,也可用鱼粉、蚕蛹、菜籽饼等制成配合饲料。
鱼种入池后,首先要进行驯化,给固定音响,在池中、沟边设几个投饵点,以后逐渐减少为1—2个投饵点。
随着鲶鱼口径的增大,可用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鸡肠子、猪肺子等)、小杂鱼、虾、泥鳅鱼等投喂。
投喂量占鱼体重的8%—15%。
日投喂2—3次。
由于鲶鱼性凶猛,一旦出现饥饿状态,将互相残杀。
因此,必须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
一般投喂4千克动物性饵料可使鱼增重1千克,若设汁每666.7平方米稻田产60千克鲶鱼,则要备好240千克的饵料。
随着高密度、规模化养殖鲶鱼技术的提高,一些地区开始试验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养鲶鱼,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为养殖鲶鱼解决了饲料源问题。
非洲级鱼的食物主要是什么?
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
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学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英文里统称为Tilapia。
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
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
中文学名罗非鱼拉丁学名Oreochromis spp别 称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吴郭鱼、福寿鱼、金凤鱼
【锦鲤鱼吃什么】鲤鱼养殖方法鲤鱼是如何养殖的?它最喜欢吃什么? ...
现池养鲤鱼可概括为三种养殖模式。
其一,为两年养成,即第一年把鱼苗养成100克至250克重的鱼种,第二年从鱼种再养成商品鲤鱼。
亩产多为1000公斤左右。
其二,为周年养成,即从上年的6月到12月把鲤鱼苗养成400克至500克后越冬,到第二年6月即养成商品鲤鱼销售。
从鱼苗到养成的时间为一周年,此方法多为生产水平高的城郊地区采用。
其三,为当年养成,即6月放养鲤鱼 卵子或寸片,到当年的11月即可养成商品鲤鱼。
此方法技术含量较高,需对鲤鱼进行强化饲养,用者较少。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为鲤形目、鲤科、鲤属的一种经济鱼类,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鱼种之一,常见品种有鳞鲤、镜鲤、红鲤、荷包鲤等地方品种及丰鲤、颖鲤、建鲤、全雌鲤等优良品种。
ⅰ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鱼体呈梭形而略扁,背部灰黑,腹部浅白或淡灰,侧线下方及近尾柄处金黄色(体色也依品种而异,有金黄色、桔红色、粉红色等)。
口端位,马蹄形,触须2对,颌须约为吻须的2倍长。
鳞片较大。
个体较大,常见的有0.5~2.5kg,最大可达15kg以上。
二、食性与生长 鲤鱼为杂食性底层鱼类,体长3厘米以下的鱼苗主要吃食轮虫和小型枝角类,3厘米以上主食枝角类、桡角类、摇纹幼虫和其它昆虫幼虫,体长20厘米以上就以摇纹虫和纤毛类为主要食物,一龄以上则以底栖物如昆虫螺蚬以及水生维束植物碎片为食,其它如藻类同样常在肠中发现。
因食性杂、食物广,生活条件要求不高,生长快,一般二龄可达商品规格,若用配合饲料饲养,一龄便可达商品规格。
三、生活习性 鲤鱼喜居水体下层,最适生长水温25—32℃,高于32℃或低于15℃生长明显减缓,低于10℃停食。
适宜的溶氧量为4.5mg/l以上,低于2mg/l则少吃,1mg/l就停食并浮头。
四、繁殖特性 一般二龄性成熟,有些个体一龄亦可成熟。
产卵季节随地区而异,3—8月均可产卵(以4-6月为盛产期),为分批产卵型。
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卵粘性很强,产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15-80万粒不等,卵子产出后,在15-20℃水温下经4-6天即可孵化出苗。
ⅱ繁殖 一、亲鲤选择与饲养 1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
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kg,雄鱼2冬龄1kg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2、性别鉴定 非生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园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 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尖长,肛门略向内凹,无平行皱折。
生殖季节:雌鱼腹柔软呈园囊形,肛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副性征“追星”,肛门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3、饲养管理 (1)饲养: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kg.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
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2)管理:强化亲鲤培育,可投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
近年来,有些厂家开发有亲鱼饲料,该料富含ve及其它维生素,可促进发育和提高抗应激能力,效果良好。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发育。
二、催产和孵化 1、催产时机: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
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
2、催产方式 (1)自然产卵型因其投资与规模均较小,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
a产卵池:面积0.5-1亩,水深1.2米,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
用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即可放鱼。
b人工鱼巢:用以粘附鱼卵。
选择质地柔软、韧性好、无毒、不易腐烂的材料制作,如松树枝、棕片、聚乙烯片(编织袋)、杨树根等,使用前要清洗、扎把、消毒(0.3‰甲醛或孔雀石绿)。
稻草因易腐烂不宜作鱼巢。
c孵化池:又可作鱼苗培育池,面积宜小(1-2亩),淤泥少、水深1米经消毒的池塘。
进出水口均需加密眼网片过滤,防止杂质入池和鱼苗逃出。
d并池产卵:按雌雄之比为1:1-1.5把35-30组成熟度好的亲鲤并池,缓缓加入新水。
同时在水面上拉细铁丝1-8根,铁丝上悬挂人工鱼巢(或者用竹子一破为二将其夹在中间放于水面)。
通常每组亲鱼应配备4-6只鱼巢。
e 管理:一般在22:00-9:00产卵,延续2-3天,故应每天下午检查并清洗鱼巢,将粘有卵的鱼巢移入孵化池,同时补充新鱼巢。
若并池后产卵不好,则可降低水位让阳光照晒,饲料中也可多加些ve,或用微流水刺激。
为保证鱼苗整齐度,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入孵,这样也可防止因鱼卵粘结成块而增加瞎卵数。
(2)人工催产:多见于鱼种场 a催产剂的注射: 每kg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hcg)600-1000iu或促黄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0-50微克,或者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
一般在晴天下午6时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6-15小时后即可发情产卵(水温越高...
养什么鱼吃鱼的粪便?
从我当地的鱼市场来看,胭脂鱼价格不低,清道夫还可以,但也是一般观赏鱼的价格,总的来说清道夫也就是琵琶鱼还是不错的,可以去买些小的,这样便宜也更容易养,松鼠鱼是吃缸和叶子上的赃物的,不过这类鱼也不能在温差很大水质很差的环境里生活,不然也是会死的
钓非洲鲫用什么(其他鱼不吃的)
非洲鲫俗称罗非鱼(1)罗非鱼属底层鱼类,食性广而杂,常用的钓饵有:蚯蚓、面团、饭粒、红虫等。
以红虫为是佳。
(2)钓具一般以3.6米的手竿为好,钓线以0.3毫米-0.35毫米采线为宜,浮漂采用塑料立漂,鱼钩用6号以下的长柄钩。
钓线长约3. 2米-3.5米,以操作方便为准。
垂钓时要求坠的下头着地,上头悬起,使鱼钩朝天。
(3)罗非鱼食量大,集群性强,所以用诱饵撒窝时要求量大,一般撒在离岸1米左右,成宽60厘米、长1.5米的带状。
用量2千克-3千克。
可用菜子饼、豆饼、鸡饲料为诱饵。
罗非鱼吞钩后常不动,鱼漂只是由直立变斜侧。
发现此情况,立即提竿,将鱼拉出窝点,再提拉上岸,以免惊动鱼群。
垂钓罗非鱼不可沉钩、悬钩。
此外罗非鱼口内有小尖齿,其臂鳍、腹鳍、背鳍坚硬,很易刺手,所以垂钩该鱼时应带手套以保护自身安全。
养草鱼喜欢吃什么饵料
一、常用的钓法 1.“人找鱼”钓法。
就是不打窝,没有固定的钓位,这里甩两竿,那里甩两竿,它只适宜于初开钓的鱼塘。
此钓法,坠离钩约20厘米,漂离坠约30厘米。
若鱼浮头,坠要紧靠鱼钩,漂离坠20厘米左右。
若遇深水鱼塘,气温低,水中有大中小三种鱼。
根据水的深浅,可钓0.5~2米深,这样深度钓上来的大多是大草鱼。
2.浮草引鱼钓法。
在经常有人垂钓的鱼塘垂钓,鱼被钓滑了,变得非常精灵,只要有动静,鱼就会躲到远处或深处去了,这就需要采取浮草引鱼钓法。
方法是扯一些鲜嫩的青草,在顺风处上方撒下,让其在水面上顺风漂流。
这时将手竿挂草饵,投放在浮草上,只要鱼来吃草,一般会先吃钓饵。
3.沉底草打窝钓法。
在经常有人垂钓的鱼塘,一有动静鱼就沉底,这时就要采用带泥的长草或将长草捆上泥、石块,沉到钓点水里的钓法。
一般打 2~3个窝即可,打窝后注意观察动静。
一旦草窝处出现气泡或碎草浮上水面,说明鱼已进窝吃草了,此时,可挂草饵垂钓。
但浮漂要放深,最好让草饵落在底窝草的草尖处。
需要注意;鱼上钩后应立即将其领离窝点,以免惊走窝里的鱼。
每窝钓1~2条就换窝,轮番下钓,这样就会有惊喜的收获。
4.用面食打窝钓法。
草鱼一般来说以食草为主,但也爱吃配成的其他面食。
打窝时用鸡蛋大小的面坨打几坨(用颗粒料也可),撒在一平方米左右内,撒两个窝(一个近,一个远,一个深,一个浅),轮番下钩。
钓饵捏成蚕豆大小挂在钩上。
用此法垂钓最好不要用坠,因钓饵的重量代替了坠。
将浮漂放深,使其横卧在水面上,待漂立起向下沉时,提竿得鱼。
二、盛夏浮钓 盛夏浮钓又分为浮钓和半浮钓两种。
1.浮钓。
早晨和傍晚,天气凉爽。
塘主平时多在早晚撒草喂养,因而草鱼纷纷从深水中游到岸边吃草。
这时垂钓,将鱼钩定在距水面10厘米左右,挂上1~2根嫩草心,甩到水中的浮草附近(若塘主未撒草时,则应自己撒草打窝),当浮漂下沉、上浮或被横拖时,及时提竿。
2.半浮钓。
中午前后,烈日当空,气温升高,草鱼大多游回深处“纳凉”,此时应采用半浮钓法。
先用底钓法测出钓点的水深(尽可能离岸远些,以能看清漂为好),然后拔一把嫩草用绳捆扎,另一头绑一石块,两者距离约为钓点水深的一半,将其抛入钓点,待有鱼泡上冒,即可挂草垂钓。
三、串钩钓法 串钩钓草鱼,用浮钓的方法,可多装几只钩,能延长钓组在水中的跨度,有利于草鱼发现目标;如果钩上装苇草等,更不怕别的鱼咬散钓饵。
用串钩沉底钓草鱼时,其组装设计就不同了。
我们知道,距水底50厘米之内,是草鱼摄食的一个最佳水层,在这一水层垂钓,可称为“钓底浮”,就是贴近水底钓浮。
所以在组装钓草鱼的底钓串钩时,设法使串钩的钩子既有沉于水底的,也有浮在水中的,尽量使串钩有既钓底又钓浮的功效。
必杀草鱼技法 诱鱼饵料是要提前一天把麦子稍微蒸一下,或用滚水多烫几次麦子要去皮的。
第一次用的是蜂蜜拌的麦子,用塑料袋扎紧。
第二次用酒泡麦子[泡的时间稍长一点更佳] 第二天撒窝子时撒大一点。
钓饵多用嫩玉米,最好是能掐出汁的白玉米。
其次颗粒饲料,蚯蚓,也可。
草鱼力大,线组最好用大一点。
我用的是三号红狼线,钩是六号伊势怩。
有漂讯时要,立刻把杆竖直,好利用杆的柔力,否则不是线短就是杆毁。
草鱼吃钩后一般有三冲,用力和它抗衡,或跟着它跑就看你的心情和杆子的强度开始溜鱼时不要急着用抄网,以免鱼受惊扯断鱼线,等鱼上水翻白肚时,要眼明手快。
抄上鱼还不算完,装进鱼护时,最好把鱼护拉离水面在岸上放入。
将空心菜,南瓜剁碎加少量水煮开放入麦皮,小麦胚芽,玉米粉滚一下密封发酵半天。
(第二天用) 用时和面粉混合一起作成鱼饵,打窝时可加入其他窝料或单独用,(没有空心菜的话用玉米) 1、老玉米(颗粒大的那种)煮到开花后(不要太开花)用甜酒曲和玉米香精一起存放(拌匀)..放在冰箱里. 2、老玉米野八角一起煮后..放在阴凉处,待其发酸.以上两款都可以) 窝料1:麦麸+黄粉(应该是麦粉)+玉米粉 窝料2:水泡玉米,就是用大容器把市场买来做饲料用的玉米粒用水泡一个星期左右有点酸臭就行,我们这里有人包钓位的就用纤维带装一袋泡在湖边钓前或者钓完后就泼洒到钓点大概有几斤那么多(效果明显就是本人觉得太臭了),如果水域有草鱼或者青鱼(我们这里叫黑鲩)都会被引过来。
钓饵:基本也是和窝料配对的分两种: 1、窝料中的成分再加些麦片增加粘度就够,这种饵料一般都是很硬而且粘有很浓的麦香味,一颗饵上小指头那么大(不包括美女手指和猩猩手指)。
2、用新鲜嫩玉米粒直接上钩(生的和煮熟都可以),找不到的可以去肯得鸡买一棒那个奶油玉米也行(我自己试过效果不错)一般都一个钩上两三粒。
标宜用大号标 草鱼必杀技 到种子商店买小麦种子或水稻种子,按照上面说明泡发芽,施钓时先打大把麦芽或水稻芽打窝,然后挑一些串在钓上。
接下来就等你收鱼了。
清一色的草鱼,塘中没草鱼除外。
关键:芽要发得正好,发好了就得用,不然你得用来喂鸡了。
战无不胜的钓草鱼妙招 取新鲜玉米用水泡直至臭气冲天,使用时...
养非洲王子之类的鱼要用什么过滤?
养非洲王子之类的鱼最好要用底缸过滤。
从鱼本身来说对过滤模式并无特别要求,只要饲养密度正常,普通的上滤也可以胜任。
考虑到饲养缸的整洁,和过滤能力的强大,还是推荐使用底缸过滤。
这样可以将过滤器材、恒温设备等统统放入底缸。
非洲王子之类的非洲慈鲷鱼喜欢弱碱性硬水,可以过滤材料中增加珊瑚骨。
鲟鱼一天吃多少食都是吃什么呀我在鱼缸里养了一条
鲟鱼属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在池塘养殖中应 鲟鱼 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一、池塘条件鲟鱼养殖池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区域,交通便利且通讯设施齐备。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2-3米,水质较稳定,水体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
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坡降,配备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并设置饲料台。
二、清塘消毒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15-20厘米,用100-150公斤/亩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以消灭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4天后把池水排出池外,再进水浸泡池底,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用15-20公斤/亩的茶子饼清塘消毒,消毒前先把茶子饼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后,全池泼洒,可以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清塘后的茶麸留在池中做肥料。
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三、培养浮游生物放苗前7-8天,按照每亩池塘准备50公斤干鸡粪,且鸡粪浸泡2天,最好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再去除杂物(过滤)后,全池泼洒。
过滤物用纤维袋包扎好后,放到池塘中的下风口处,继续做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
四、苗种放养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苗种,体长在20厘米以上为好。
一般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为400-600尾/亩。
放苗时间既要考虑水温适宜,又要考虑成鱼上市。
苗种运输前1-2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选用38*82的聚乙烯包装袋,在袋中加水3/5,并用冰块将水温调节到12-15℃,每袋放入体长20-30厘米的鱼苗20尾,包装后运输。
如果运输时间在8小时以内,可以用水车运输,但要随时注意运输途中的水温变化,效果也很好。
放苗前2天应先试水,用相同规格的鱼苗10条左右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如无异常,即可放苗。
正常放苗时,不要先把运抵的苗种袋解开,应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将苗种放入池塘中。
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连鱼带水倒入一个大桶中保持连续充气,然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盐度达到2%,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苗入池。
五、饲料投喂池塘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鲟鱼鱼苗刚下塘 时, 鲟鱼 尚未形成在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要及时驯化。
可将饲料投放在饲料台上,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便于日常观察。
有些鲟鱼,如史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中华鲟等都有夜晚趋光的特性,夜间驯化时可在靠近饲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
投喂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饲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的口裂的1/2为好。
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左右,日投喂3-4次,视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
六、日常管理巡塘和生长情况观察。
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尤其在夜间巡塘和清晨巡塘,要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防止缺氧;夏季多雨季节气压低时,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等措施,防止泛塘。
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情况及健康情况,及时调整投喂率和放养密度,当池中鲟鱼生长差异过大时,要按其规格及时分塘。
在水质管理工作上,每天测量水温3次,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态氮等理化因子要定期测定。
值得注意的是:鲟鱼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一般不会上浮游动,有些种类如中华鲟,即使在水体溶解氧不足时也不象家鱼那样明显的浮头,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如水温过高、水色不对或天气闷热时,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每天清晨都要测定水体溶解氧。
当池塘水色过浓时,水体透明度低于25厘米或溶解氧小于5毫克/升时,池塘要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新。
鲟鱼生长最适合的pH值为6.5-8.0,pH值过低会影响鲟鱼的代谢活动和生长,甚至危及生命。
大多数鲟鱼生存的温度上限为32℃,水温超过30℃则对鲟鱼生长有危险。
水温控制可以参考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投放大规格鱼种,以缩短养殖周期;争取在每年高温期过后再投放大规格鱼种,在翌年高温期到来之前达到养成规格上市,可以避开高温;在高温期到来时加深水位,减小放养密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加大换水量和搭棚遮光等措施。
七、病害防治真菌性疾病的症状是行动迟缓、鱼体消瘦、不摄食。
防治方法是要防止鱼体受伤,对患病鱼体可以采用克霉唑和1%的食盐与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患鱼10分钟左右 。
细菌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多危害鱼种,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为首先要进行好环境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用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也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无残留的抗生素和中草药预防。
白身病的症状为体表缺乏黏液,鱼体体色变白,可以采用抗菌素治疗。
细菌性肠炎的症状为鱼体腹部和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可以用诺氟杀星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治疗。
寄生虫鱼病主要有三代虫、车轮虫、小瓜虫等,防治方法可采用5%的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小时,或用20%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鱼体;也可以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
非病原性疾病主要有肝性脑病、心外膜脓肿、黑体病、大肚子病等,该类病症的主要原因是养殖环境差,饲料成分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要注意改善环境,加强饲料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