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人工养殖珍珠方法
(1)珍珠养殖的水域类型:育珠蚌的生活环境是水域,水域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
一般说来,凡能养鱼的水域都可以养殖珍珠。
2)珍珠养殖的水域条件:养殖珍珠的水域条件,归纳为水深、水流、水的酸碱度、无机盐和饵料生物等。
1、水深 养殖珍珠的水域,水深1.5--3米为好。
2、水流 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义。
三角帆蚌在水流畅通的河道中养殖生长良好。
生产实践证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泽较静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泽好,产量也高。
3、水的酸碱度(PH值) 中性的水域(PH7-7.5)最适宜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大多数淡水水域的PH值为6.5-8.5;硬水水域偏于碱性。
酸碱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和生存。
如果呈酸性,可施石灰水中和;若呈碱性,可施有机肥改变。
4、无机盐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水体中溶有很多种无机盐。
这些盐类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钙是育珠蚌贝壳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钙形式存在)。
因此,育珠蚌的养殖场所要求一定量的钙,一般要在每升10毫克以上。
此外,还有镁、硅、锰、铁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饵料生物是育珠...(1)珍珠养殖的水域类型:育珠蚌的生活环境是水域,水域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
一般说来,凡能养鱼的水域都可以养殖珍珠。
2)珍珠养殖的水域条件:养殖珍珠的水域条件,归纳为水深、水流、水的酸碱度、无机盐和饵料生物等。
1、水深 养殖珍珠的水域,水深1.5--3米为好。
2、水流 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义。
三角帆蚌在水流畅通的河道中养殖生长良好。
生产实践证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泽较静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泽好,产量也高。
3、水的酸碱度(PH值) 中性的水域(PH7-7.5)最适宜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大多数淡水水域的PH值为6.5-8.5;硬水水域偏于碱性。
酸碱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和生存。
如果呈酸性,可施石灰水中和;若呈碱性,可施有机肥改变。
4、无机盐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水体中溶有很多种无机盐。
这些盐类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钙是育珠蚌贝壳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钙形式存在)。
因此,育珠蚌的养殖场所要求一定量的钙,一般要在每升10毫克以上。
此外,还有镁、硅、锰、铁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饵料生物是育珠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水中饵料生物充沛,育珠蚌的营养丰富,就生长好,从而珍珠也就长得快,且质量高。
主要饵料生物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三角帆蚌以食硅藻为主,兼食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
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泥沙碎屑的含量,决定着水体的水色和透明度。
从水色的深浅,可以估计出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
饵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
一般以黄绿色的水体最宜于养殖育珠蚌。
养殖水域的透明度以30厘米为好。
6、光照和通风 光照是生物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光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对育珠蚌和饵料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来源;光影响着水环境的理化性状;光对育珠蚌的颜色、生殖和行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丰富珍珠的光泽也有利。
风起波动。
通风的环境水波荡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还可促进上下水团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7、水温 温度与生物的代谢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都直接地受到水温的影响和控制,珍珠的形成和生长也同样受到水温的制约,育珠蚌对温度变化幅度的耐受范围,有三项温度是最基本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1)最适温度范围--15-30度:在这个水温范围内,育珠蚌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2)最低温度--10度以下:在这个温度以下,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处于停滞状态,活动微弱,珍珠质分泌基本上停止。
(3)最高温度--35度以上:温度超过35度,育珠蚌的生长受到阻碍,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异化大于同化,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同时,高温造成育珠蚌缺氧而窒息。
养殖水域底部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因为水生植物既和饵料生物争夺无机盐,植物死亡后又产生有毒物质,影响育珠蚌的生长。
如在有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水域中养殖育珠蚌,应予以清除。
3)珍珠养殖期间的管理 珍珠的养殖时间比较长,一般要经过2-3年的养殖方能采收。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培育高产优质的珍珠。
主要管理工作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1)养殖初期管理 育珠蚌经过手术后,大都体质比较衰弱,需要半个月至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伤口愈合后,恢复正常生理活动。
在育珠蚌手术后一个月内,管理工作要特别认真、细致。
(2)清除附着物 在养殖期间,由于水生藻类的大量繁殖,往往有大量的藻类附生于吊养的笼子上,阻碍水流畅通,影响育珠蚌摄食。
同时,在蚌的贝壳上也常常附着大量藻类,影响育珠蚌的生长。
所以,在养殖期间,要定期清除笼子上和蚌壳上的附着物,也要清除水中的杂草,保持水质清洁。
(3)调节水层 水位的变化及水温的变化,要求调节育珠蚌的养...
识别天然珍珠与养殖珠有什么决窍?
看光泽:养殖珠的包裹层比天然珠的包 裹层要薄且要透明些,因此,在它的表面,一 般都有一种蜡状的光泽,当外界的光线射入到 珍珠上时,养殖珠会因为层层的反射而形成晕 彩,不如天然珠艳美。
它的皮光也不如天然 珠的光洁。
也可以把珍珠放在强烈的光照下, 然后再慢慢地转动珠子,只要是养殖珠,都会 因珍珠母球的核心而反射闪光,一般360度左 右就闪烁两次,这是识别养殖珠重要的方法 之一。
看分界线:彻底清洗干净穿珍珠孔洞的 穿绳,然后,再用强光来照射,用放大镜仔细 的观察其孔内,只要是养殖珠,在它的外包裹 层和内核之间都会有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
而 对于天然珠,会有一条极细的生长线,且一直 呈均匀状排列在中心,在接近中心的地方,其 颜色较褐或较黄。
什么是养殖珍珠/怎么养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之分,养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
天然珍珠产量少,价格贵;而养殖珍珠可大批量产出,故价格要低得多。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天然珍珠的内核往往只是一些砂粒或寄生虫等物,甚至没有核;而养殖珍珠的内核是人工制作的较大的圆珠,故外面的包裹层较薄。
表现在体表上,天然珍珠因其生长环境是随机的,核中异物很少滚动,其外形圆度差;养殖珍珠内核滚圆,因此成珠后圆度较好。
天然珍珠由于生长时间长,因此成珠后质地细腻,珠层厚实,表皮光滑,很少有“凸泡”,且较透明;养殖珍珠则因成珠时间短,因而珠层薄,质地较粗糙,光泽带“蜡”状,且表面往往有一些凹凸的“小泡”,透明度亦较差。
如果是已穿孔的珍珠,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孔内,如是养殖珍珠,一般能看到珠内有一条褐色界线,这是放入的内核和后来生长出来的珍珠层之间的分界线。
目前,市场上还经常出现仿制珍珠,一般是以玻璃小珠涂带鱼鳞粉或银粉制成,其光泽与真珍珠明显不同,重量也不一样,稍有经验者即可识别。
如有指甲或小刀刮后,立即露出庐山真面目。
鉴别珍珠,珠宝界有一些经验之谈,兹介绍如下:①如是成串珍珠,其颜色、大小、形状、光泽等完全一致,即为人造珍珠。
因为真珍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致。
②真珍珠的光泽似彩虹,五光十色,十分美丽。
假珍珠因其表面是涂料,故光泽单调,没有五光十色的彩虹色调。
③迎光透视,真珍珠透明度好,假珍珠透明度差。
④通过手感,真珍珠有滑爽凉感,而假珍珠则往往温腻。
⑤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珍珠表面能见到其生长纹理,假珍珠没有生长纹理,仅见涂层。
怎样区分海水珠,淡水珠和人工养殖珠?
天然珍珠 pearl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不经人为因素自然的分泌物.它们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呈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呈珍珠光泽.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天然海水珍珠和天然淡水珍珠.在海水中产出的天然珍珠为天然海水珍珠.在淡水中产出的天然珍珠为天然淡水珍珠.1.淡水养殖珠无核,是在湖泊、池塘等水深不超过4米的环境中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的形状多不规则,即使是上等珠也呈椭圆形或扁形较圆的极少;2.海水养殖珠产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浅海水域中,均采用有核培殖法(如果您看到海水珍珠里面的珠核,千万别以为是塑料,珠核是由河蚌贝制作而成的)海水珠的外形一般呈正圆形.养殖珍珠 cultured Pearl在贝类或蚌类等动物体内珍珠质的形成物,珍珠层呈同心层状或同心层放射状结构,由碳酸钙(主要为文石)、有机质(主要为贝壳硬蛋白)和水等组成.对于所有的养殖珍珠,珍珠层是由活着的软体动物的分泌物形成的.人工干预只是为了开始这一过程,不论是插核的还是插片的.根据生长水域不同可划分为海水养殖珍珠和淡水养殖珍珠;根据有无珠核可划分为有核养殖珍珠和无核养殖珍珠;根据是否附壳可划分为游离型养殖珍珠和附壳型养殖珍珠.
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区别在哪里?
市场上很多卖珠宝的商店,里面卖的珍珠很多都是养殖的,那么养殖珍珠是怎么辨别的呢?接下来就教你们怎么辨别。
天然的东西价格肯定是有点高的,由于天然珍珠高价格,每年生产的珍珠又少,这就导致供不应求了,不过自己养殖的珍珠还得看是用海水养的还是淡水养的,不过自己用海水养的珍珠还是与天然珍珠有一定的差别的。
天然珍珠与养殖珍珠里面的结构就是不同的,养殖的珍珠里面一般都是养殖人自己放进去的大的贝壳圆珠,而天然珍珠的里面一般都是小沙粒或者是寄生虫什么的,养殖的珍珠外面就一层,天然的珍珠是包裹的比较多的,如果你想看里面的东西,那就剖开,天然珍珠里面的东西也是比较好发现的。
养殖珍珠比天然珍珠要园,这和它里面的构造有关系。
天然珍珠是很细腻的,它的关泽也是很柔和的,而养殖珍珠养的时间一般都不会很长,所以比较糙,透明度也没有那么好,当然光泽也肯定比天然的要差。
我们再从外观仔细的看看有什么区别,由于养殖珍珠的外层很薄,要是把珍珠洗干净,然后用最亮的光照射,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是可以看到它的内核和外面那层有分界线的,一般来说分界线经常会有印迹,所以更加容易看的出来,而天然珍珠你要是穿过一条线,一般到珍珠的中心的时候才会看到有其他颜色。
买来珍珠的时候一般中间都会有个小孔了,那么就利用这个小孔来辨别,我们可以那一块不透光的板材,然后打束光过去,我们仔细观察,如果是天然的珍珠的话,那束光会减弱,从边缘到中心光会慢慢的没有或者减弱。
紫色珍珠是天然的吗 怎么区分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
天然珍珠的颜色五光十色,淡水珠常见的有金黄色、紫色、粉红色、蓝色和奶油色等。
海洋珍珠的颜色较少,一般有银白色、金黄色、蓝色和黑色等。
区分办法形状:形状不同,天然珠因核中异物很少滚动,故其外形圆度差;养珠核圆,故成珠后圆度较好。
皮色:皮色不同,天然珠质地细腻,光泽柔和,较透明;养珠则因成珠时间短,故质地较粗糙,光泽欠佳,透明度差。
由于养殖珠包裹层薄而且透明,所以表面有一种蜡状光泽.结构:结构不同,养珠的内核工业是人工制作的较大的贝壳圆珠,外面的包裹层薄(一般为0.5—2毫米);天然珠的内核则是细小的砂粒或寄生虫等物,它的外层可一直延至中心附近。
如能剖开观察,不难区别。
彻底洗净珍珠穿绳的孔洞,然后用强光照射,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孔内,养殖珠在内核与外包薄层之间可以看出明显的分界线。
由于分界线常为一条黑色印迹,故容易看出;而天然珠极细的生长线一直均匀地排列到中心,仅仅在接近中心处颜色较黄或较褐。
在强烈光线的照射下,慢慢转动珠子,养殖珠转到合适角度时,会看到珍珠母球核心反射的闪光,一般360度闪烁两次,这是识别养殖珠的一个证据。
人工养殖珍珠价格多少
天然珍珠主产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没有.珍珠蚌养殖技术介绍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 (一)场址的选择 1、池塘 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
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链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河流 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大水面 如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较大,选择岸边或汊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养殖,水体流动性较大,水质清瘦,溶氧丰富。
环境因子复杂,管理操作不太方便。
(二)生态环境 1、水质条件 水深1.5~2.5米较为适宜。
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培育极其重要。
保持育珠水域的pH值在中性略偏碱的范围,以7~8为宜。
pH值偏低的酸性水体不利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可以通过在育珠水体中泼洒生石灰水的方法进行调节。
pH值偏高又抑制了育珠蚌的生长,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的方法进行控制。
2、营养盐类 钙盐是育珠蚌最需要的盐类。
蚌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育珠蚌的生长及珍珠的合成依赖于钙的吸收,保持水体中Ca2+含量为15毫克/升以上,可通过施加钙肥来补充钙源。
镁、硅、锰、铁等不仅是育珠蚌生长所需元素,而且也是其饵料生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施加有机肥、无机肥来补充这些营养元素。
稀土能促进育珠蚌分泌珍珠质,加快珍珠的形成。
在稀土营养源中,以硝酸型稀土效果为最佳,珍珠增长速度最快。
在育珠蚌生长旺季每月施加稀土营养源一次,使池水呈0.1毫克/升的浓度。
3、饵料生物 三角帆蚌最适的饵料生物为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其次是小型浮游动物和细菌等有机碎屑。
所以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
水体的肥瘦、饵料生物的丰欠可通过水色来反应,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并且保持育珠水体“肥、活、爽、嫩”的状态。
二、育珠蚌的选择 (一)调查手术蚌的来源 如果手术蚌的繁育场或邻近的珍珠养殖曾发生过病害,再便宜的蚌也不能购,以杜绝病原体的传播。
繁殖用的种蚌最好是采自自然水域中的野生蚌,雌、雄蚌最好选自不同的水域,以保证种质的质量,提高后代的育珠性能。
(二)运输及运输后的暂养工作 1、干法运输 适合气温为1~10℃的低温运输,温度高于25℃,易引起蚌体缺氧化死亡,温度低于0℃,易冻死。
运输的时间越短越好,不能超过3天。
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运输前让手术蚌吸足新鲜水分后装进箩筐、草包或散装。
②蚌体平放,保持其体内的蓄水不致流失。
③装运时,手术蚌堆积的高度低于20厘米。
④途中经常喷洒新鲜水,保持蚌体湿润。
必须保证用水的安全性。
2、湿法运输 适宜于远距离运输。
①利用活水船运,可运输大批量的蚌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水和缺氧。
②另一种是利用封闭箱低温运输,箱内装水并用袋装碎冰保持较低水温,以降低手术蚌的新陈代谢,同时进行充氧,以保证运输过程中手术蚌的成活率。
经长途运输的手术蚌,体质较虚弱,必须进行暂养处理,复壮后才能进行手术。
受损伤的蚌单独吊养处理,复原后再用于手术。
冬季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1星期左右;春夏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1个月以上;秋季运输的蚌,暂养时间为20~30天左右。
三、育珠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育珠手术是珍珠生产的关键,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以提高手术蚌的成活率,避免病害,增加优质珍珠的比例。
(一)育珠手术的季节 育珠手术以3~5月和9~10月进行较为适宜,此时水温为15~25℃,育珠蚌的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小片的存活率高,育珠蚌手术伤口愈合快,珍珠囊的形成迅速,珍珠质分泌快,珍珠质量好。
当水温超过30℃,尽管手术伤口愈合快,珍珠囊形成迅速,但细胞小片存活时间较短,成活率低,且伤口易溃烂而感染疾病,引起育珠蚌的死亡。
如果在高温季节进行育珠手术,必须选择阴凉通风遮阳处进行,且施手术者必须有熟练的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手术过程。
当水温低于5℃,三角帆蚌进入冬眠状态,此时进行手术,尽管减少了感染疾病的机会,但伤口不易愈合,细胞小片容易冻死。
(二)手术蚌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害、无损伤的三角帆蚌。
生长线宽大明显,斧足肥壮饱满,外套膜呈微黄色。
(三)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手术过程中,所有工具都应严格进行消毒、清洁,避免带菌操作。
用70%的酒精浸泡或擦洗所有操作工具。
有条件的可以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手术。
操作人员也不能带菌操作,作业前清洁双手。
2、制片操作应在遮阳无风的环境中进行,以免风力引起小片干死,避免细胞小片因受紫外线直接照射而降低活力。
3、使用混合营养液处理细胞小片,可以提高小片的成活率和抗病力,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
几种混合营养液的配方: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营养液配方:在1升0.4%的盐水中加入1.5%的PVP0.5毫升。
②卵磷脂营养液配方:在1升浓度为0.4%的盐水中加入卵磷脂0.5克,氯化钾(KCL)...
怎样养殖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一、珍珠养殖的水域条件 养殖珍珠的水域条件,归纳为水深、水流、水的酸碱度、无机盐和饵料生物等。
1、水深 养殖珍珠的水域,水深1.5~3米为好。
2、水流 一定速度的流水,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育成都有重要意义。
生产实践证明,在流水的水域中育成的珍珠光泽较静水中育成的珍珠光泽好,产量也高。
3、水的酸碱度(PH值) 中性的水域(PH7~7.5)最适宜于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质的分泌。
大多数淡水水域的PH值为6.5~8.5;硬水水域偏于碱性。
酸碱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和生存。
4、无机盐 无机盐对育珠蚌的生长和珍珠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钙是育珠蚌贝壳和珍珠的主要成份(以碳酸钙形式存在),育珠蚌的养殖场所一般要求每升水含钙10毫克以上。
此外,还有镁、硅、锰、铁等,都要求有一定的含量。
5、饵料生物 水中饵料生物充沛,育珠蚌的营养丰富,就生长好,从而珍珠也就长得快,且质量高。
主要饵料生物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6、光照和通风 光直接产生热效应,从而对育珠蚌和饵料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来源;光影响着水环境的理化性状;光对育珠蚌的颜色、生殖和行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丰富珍珠的光泽也有利。
通风的环境水波荡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还可促进上下水团的运动和热量的传递。
7、水温 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都直接地受到水温的影响和控制,珍珠的形成和生长也同样受到水温的制约,育珠蚌对温度变化幅度的耐受范围,有三项温度是最基本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1)最适温度范围:15~30℃。
在这个水温范围内,育珠蚌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2)最低温度:10℃。
在这个温度以下,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处于停滞状态,活动微弱,珍珠质分泌基本上停止。
(3)最高温度:35℃。
温度超过35℃,育珠蚌的生长受到阻碍,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异化大于同化,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同时,高温造成育珠蚌缺氧而窒息。
8、水化学指标 中等硬水(总硬度10~15)最好,要求每升水含氨氮0.4~2.0毫克,以利于浮游植物的快速生长。
磷酸盐0.4~1.6毫克,硫酸盐40~180毫克,硅酸盐10~14毫克,镁18~55毫克,钙10毫克以上。
养殖水域底部应无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青苔,因为水生植物既和饵料生物争夺无机盐,植物及青苔死亡腐烂后又产生有毒物质,影响育珠蚌的生长。
在放养育珠蚌之前应先将维管束植物及青苔予以清除。
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有什么区别
结构不同 养珠的内核是人工制作的;天然珠的内核是天然的石英砂粒或其它物质。
珍珠无核,表里如一,珠身紧密、细腻、滋润,近似半透明,实际为不透明;养珠有核,表里不一,皮落不光滑,有巢皮,珠身结构较松。
形状不同 形状不同 天然珠(海珠)因核中异常不滚因,故外形圆度差;养珠,一般核较圆,故成珠后,常有精圆珠。
颜色不同 颜色不同 天然珠(海珠)质地细腻,光泽柔和,透明度高(多为半透明);养珠因成珠年代短,质地松散,光泽不强,表面常有“小包”俗称“廉子包”或“揪”。
珍珠为自然形成,颗粒不整,不够规则,圆形较少,形美者少,大颗粒较少;养珠比较整齐,圆形的较多,大颗粒较多。
珍珠,由于异物侵入而形成的,生长时间长,其质地厚实,皮光较好;养珠为人工播核,生长时间短,珍珠层较薄,皮光较差。
珍珠的洞眼内外一样能看到年轮纹的纹路;养珠洞眼内外不一,从洞眼看分两层,内外两层结合的不自然。
学会鉴别养殖珍珠和天然珍珠,以后买珍珠不用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