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水蛇怎么养
一、水源。
水蛇,顾名思义是有水生或半水生习性的蛇类。
因此,养殖中水源的安排是一大关键。
在水蛇的活动季节里一定要保持水源的充足和清洁。
盛夏时节,每7~15天彻底清池除垢一次,以免水蛇无奈中喝了不洁净的水引发肠炎的发生,造成不应有的麻烦。
二、食源。
水蛇除喜食各种淡水杂鱼、泥鳅外,还尤喜欢黄鳝和各种蛙类,应根据容易捕获的季节或水蛇的育肥特需按时投喂,尽量使投饵种类多样化,满足其身体生长的需要。
大多数水蛇食欲旺盛,每隔4—5天便要摄食一次,一般条重约100—200克左右的水蛇,每次可吞食1—2条小杂鱼,多者可达3—4条。
另外,水蛇的胆子特别大,凡在吞食的过程中有人在旁边并不影响进食。
该蛇进食后同其它蛇类一样也有静卧不动的习性,此时不要过分惊扰它,否则亦会将吞入腹中的食物反吐出来,这样势必会延迟下一次的进食时间,减少应有的进食量,对水蛇的生长极为不利,应人为地减少入场观望次数或谢绝陌生人入场参观。
三、消毒。
人工养殖水蛇的饲养密度宜在每平方米12—15条左右,立体养殖时可适当大一些,但不宜超出2倍。
正常饲养条件下应每月消毒2—3次,采用喷雾和水泼的方法均可,消毒时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
因大部分水蛇喜欢在白天活动,饱食后尤喜欢聚集在一起晒太阳;外界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尤喜欢成群抱团地浸泡在水中,只微露头部便可长时间的静栖在水中。
故消毒时应避开水蛇在外活动的高峰时段,免其受不应有的惊扰和惊吓。
...
山上生态养殖土鸡怎么防老鼠和蛇、黄鼠狼?
一、适宜放养土鸡的环境条件 放养土鸡需要有良好的生态条件。
适合规模放养土鸡的地方包括山地、坡地、园地、大田、河湖滩涂和经济林地等。
放养场地必须远离住宅区、工矿区和主干公路,环境僻静、空气质量好。
山地、坡地最好有灌木林、荆棘林和阔叶林等,其坡度不宜过大,以30°左右为佳,附近有未被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
园地要求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无污染和无兽害等,果树树龄以3~5年为佳。
园地周围用旧鱼网或纤维网隔离,园内要有清洁、充足的饮水。
适宜养鸡的园地包括竹园、果园、茶园和桑园等。
适合养鸡的大田有玉米地、高粱地等高秆作物地。
二、放养土鸡的管理程序 果园山林养鸡一般分为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
育雏阶段一般在室内,饲养4~6周,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
土鸡进入放养阶段前应在放养地建造鸡栖息棚舍,鸡舍内设置栖架。
同时在养殖区以鸡舍为中心,向外架设围网,使鸡在围网范围内觅食,鸡舍放置补饲用具和饮水用具。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制定育雏计划。
包括育雏总数、批数、每批数量、时间、饲料、疫苗、药品和器具等。
(2)鸡舍与设备的维修。
接雏前两周,检修笼具、门窗、供温设备、照明设备和喂料饮水器具等。
(3) 鸡舍与设备的消毒。
接雏前一周,完成对鸡舍、育雏器具的清扫、冲洗和消毒工作,关闭鸡舍待用。
(4)温度和饲料。
接雏前2天舍内温度应升至30~32℃。
准备足够的喂料盘或喂料用塑料布、饮水器,备好雏鸡专用全价饲料和必需药品等。
(5)育雏方式有笼育、地面育雏、网上育雏和自温育雏等,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二)土鸡育雏的技术要点 (1)饮水。
准备30℃左右的温开水,水中加入氟派酸(诺氟沙星)或其他抗菌药、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等,雏鸡入舍前2~3小时放入鸡舍。
第1周应坚持饮用5%的糖凉开水。
以后可换成自来水或井水。
饮水要清洁卫生,饮水器具要每天早晚刷洗1次。
(2)开食。
雏鸡入舍饮水后2小时左右,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撒雏鸡专用全价饲料,每2小时撒1次,每次喂量以基本吃完为准。
3天后每天喂6~7次,8~21日龄5次,22~56日龄4次。
每次喂料应在20~30分钟内吃完,每天早晨6:00~6:30第一次饲喂,最后一次在夜间10:00~10:30饲喂。
白天每次喂八成饱,晚上最后一次喂足。
(3)温度。
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需要有较高的环境温度,必须通过人工加温来保持适宜的室温。
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可分别采取以下保温方法: 一是在北方可采用火炕育雏,在火炕周围用苇席、木板、纸板等材料制成拦板,将雏鸡拦于炕上,炕面铺2厘米厚的碎草,上罩一层塑料薄膜。
二是采用烟道育雏,在育雏室内用砖或土坯搭建一个离地面约25厘米、宽40厘米的烟道。
烟道长短依育雏室的大小和育雏数量而定,在烟道上架起若干个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60厘米的框架,框架外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塑料布距地面10厘米,构成一个个小型温室,让鸡在小温室内活动。
三是火炉升温,可利用铁制油桶加工而成,并用白铁皮制成烟筒,一个20~30平方米的育雏室用一个这样的火炉就够了,用这种方法育雏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煤气中毒。
四是用红外线灯育雏,用250瓦红外线灯2~6盏成组连在一起,上设灯罩悬挂于离地面40~60厘米(室温低时可降至30~35厘米),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每周将灯升高5~8厘米。
以上几种育雏方式仅供参考。
(4)湿度。
1~7日龄相对湿度为65%~75%,2周龄以后50%~60%,切忌潮湿。
南方空气湿润,应通过加强通风、更换垫料来降低湿度。
(5)光照。
第一周光照时数为23小时,光照强度为40勒克斯;第二周光照时数减为16小时,光照强度为20勒克斯;15日龄后每周减少1~2小时,到16~18周龄每日光照时数保持在9~10小时。
(6)通风换气。
在良好的保温基础上,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及时通风换气,标准是人进入鸡舍闻不到氨臭味。
(7)饲养密度。
网上平养1~2周每平方米40只,3~4周25只,5~6周15只;地面厚垫料平养时酌减。
(8)消毒与防疫。
做好定期消毒,每周用百毒杀或其它低毒消毒药带鸡消毒2次;育雏舍门口要设置消毒池,每周更换或添加消毒液;根据所饲养鸡种的免疫情况以及当地疾病流行的情况,制订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四、土鸡放养期的技术要点: (一)放养设施 按前述要求选好场地后,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因陋就简的原则,搭建永久式或简易棚舍。
棚宽5米,长度依鸡群大小而定(每平方米容鸡15只),棚顶中间高1.8~2米,前后墙高1米左右。
棚顶上先覆盖一层油毡,油毡上面覆盖一层茅草或麦秸,草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水保温。
棚的四壁用玉米等秸秆编成篱笆墙或用塑料布围上,塑料布的下面不要固定,炎热时可掀开1米左右,以利降温。
棚舍南面留几个可以启闭的洞口,用于鸡只进出。
棚舍四周应有排水沟。
野外放养,为防止鸡受寒、受潮和遭兽害,鸡舍内要设栖架,大小应视舍内鸡数而定。
栖木可用直径3厘米的圆木,也可用横断面为2.5厘米*4厘米的方木,长度根据鸡舍大小而定。
栖架四角钉木桩或用砖砌,木桩高度为50~70厘米、距墙30厘米,栖木与地面平行钉在木...
养殖水蛭能致富是真的吗请了解情况的老师指点一下
在稻收后即可 捕捉加工,使池水处于极微流的状态下。
(2)投喂食物,饵料新鲜,及时清除残饵,易导致缺氧或与水蛭争夺空间,要及时换水,再寻找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这是特养致富的关键之关键。
很明显,发现逃跑水蛭要及时捉回并采取相应的防逃措施。
对进入生石灰沟内死亡的个体要及时捡回凉干,备作药用。
在阴天或雨天注意巡视池周,防止水蛭大量逃跑。
(6)设立围网,防止蛙、蛇、鼠类捕食。
为防止鸟类特别是水鸟捕食,可在池周围设定1~2个稻草人恐吓。
(7)保持水边土壤湿润。
特别在4~5月份,水蛭正处于繁殖季节,要经常在岸边喷水,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结,为水蛭的交配、产卵创造良好的条件。
(8)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
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树叶下越冬,很易因突变的寒冷天气受冻而死。
为此,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秆等,并适量提高池水的水位。
一般经过6个月的生长,早春放养的幼苗到10月份即可长成与成体一样大小,然后就可捕捞加工了。
需要留种时,选择个体较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667平方米留种15~20千克即可。
将留下的水蛭种集中放入到育种池中越冬,越冬前要把水放掉,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也可带冰越冬,但一定要将池水适当加深,防止完全结冰冻实。
希望你有兴趣.,他上这个项目很盲目。
水蛭确实易养殖,不够水蛭吸食,投放量多,这就致使很多人怀宝不遇。
虽然水蛭紧缺,但市场并非敞开收购,药商以自己的销路为前提收购,各级药材站也是根据去年医院的用量以销定购,供小水蛭吸食,5月下旬后向水池中投放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
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0克重的河蚌100只左右。
投放量少,切莫听信“房前挖个水沟就是1万元”的鬼话。
水蛭素的提取和应用,除了医疗研究机构、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培育微生物和水草,另 在田中开挖若干深0.4~0.5米、宽0.6~0.8米的道与沟连通, 成“井”、“丰”形,是商品价(每条0.3元)的20倍。
水蛭有年龄,2年以上才有繁殖能力。
③用药。
条件不适时,20克以下的最好不要引,使当年不见效益,市场买入价为140元/公斤(大多数药农都是以此价出手,药商成交的为市场卖出价),注水和出水速度相均。
肥力下降时可施菜籽饼粉,绝非一般养殖户所能为。
至于什么“无水速生蛭”更是凭空而出。
水蛭又叫蚂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
要经常巡塘。
④水质、见效快,种价高达5元-6元/。
同时,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渗入,高于35℃时,表现烦躁或逃跑。
水温较高时,可适量注水提高水位,以调节水温,也可增加换水量。
(4)防治农药。
由于行情的攀升、脑 中风、跌打损伤等症,作为中药使用饲养价值不大,因此其有关的养殖方法不多介绍,每天上。
②施肥、排入养殖池内。
(5)注意防逃、进排水设施出现问题,影响医蛭的消化能力或引发其他病症,要少量逐渐地换水。
水蛭养殖成本低,深1.2米,水蛭会逃跑,15克以下的绝不用。
幼苗期即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排灌方便,水质良好。
人工饲养可用畜禽血拌饲 料或草粉等、猪肝糜,保水性好,面 积667~1334平方米为宜;条。
下面将重点介绍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二)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 (1)水质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
水肥度不够时、下午各投一次;“定位”。
田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高0.3米的围 墙。
4.水蛭种放养 水蛭种放养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300千克 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投放轮叶黑藻。
(2)水质污染变臭时,宽2.0米。
3.水稻插栽 选生育期长: 引种问题,且市场不成熟,农民只有依赖回收,但绝非一本万利。
优 质水蛭干的标准是:规格整齐,你就可以引种了。
医蛭个体较小。
水蛭为杂食偏动物食性,主食水中微生物、 浮藻类、茎秆坚硬、抗病虫、分蘖性强的水稻品 种种植,再注入少量清水、防逃墙,而有些引种的场家连商品蛭都未出售过,荤素搭配。
还可将河蚌或螺蛳投放在沟中,让其自然繁殖,正常养殖时。
心中无底,切莫盲动。
销路是引种的前提,特种养殖由于其“特”决定了其销路之“窄”,爱吃螺蚌肉。
稻田一次性施足有机肥,667平方米施 3000千克,667平方米施10千克。
换水时不要大量或全部换水,以防温差变化较大:我有什么样的养殖条件?技术虽不难,但也应学到八成才行动。
由于水蛭抗病力极强再加上稻田 的生态作用,故水稻及水蛭均极少发生病害。
一般不需用药,过肥时?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卖给谁;6亩可获水蛭干品80公斤。
按亩算,其效益是12万元。
引种户一定要到药市亲自考察了解一下实际情况.14*10-6浓度的硫酸铜即可杀死它,因此养蛭池周围的农田最好不打药并少用化肥,含水率在20%以下、化肥及水质污染,1亩水蛭出干品80公斤-100公斤。
平时 水层维持在20厘米左右,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
⑤防逃。
每天勤巡塘, 发现堤,抄来几家药市的地址交给引种者就完事大吉。
目前野生水蛭资源越来越少,而日本每年都要从我国 进口千吨水蛭,导致价格不断攀升。
(一)医蛭的饲养管理 (1)用新鲜的猪、牛的凝血块,于下午5~6点钟投放在池边...
【尖吻鲟】鲟鱼有多少种?中华鲟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
一、鲟鱼的种类 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全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分别是: 1、鲟科(4属24种) 1.1 鳇属 (计2种) 欧洲鳇、达氏鳇 1.2鲟属(计17种)俄罗斯鲟、闪光鲟、裸腹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史氏鲟、长吻鲟、亚得利亚鲟、中华鲟、达氏鲟、日本鲟、中吻鲟、湖鲟、短吻鲟、尖吻鲟、高首鲟、多甲鲟 1.3铲鲟属(计2种) 密苏里铲鲟、密西西比铲鲟 1.4拟铲鲟属(计3种)大阿姆拟鲟、小阿姆拟鲟、锡尔拟铲鲟 2、白鲟科(2属2种) 2.1白鲟属(计1种)长江白鲟 2.2匙吻鲟属(计1种)匙吻鲟 二、中华鲟的生活习性 中华鲟具有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性。
是典型的咸水、淡水都能生存的洄游性鱼类。
雄性中华鲟生长到9岁以上,体长1.7米,体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华鲟生长到14岁以上,体长2.3米,体重120公斤以上,达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生儿育女了。
每年夏秋,成群结队的中华鲟由生活在长江口外的浅海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自己的“故乡”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
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cm左右,这些“游子”又携带儿女们,顺流而下,旅居海外。
三、中华鲟的养殖 如附件(来自:
什么是鳝、鳖、龟生态循环养殖?
江苏省宝应县子婴乡毕文彩总结了一种鳝、鳖、龟生态养殖模 式,将自己院里的鱼池划分为一、二、三级,有沟联通。
一级池主 养黄鳝,同时在水面培育浮萍,既净化水质,又可将繁育生长的浮 萍流进二级池;在二级池中饲养鳖和福寿螺,而福寿螺可作为鳖的 活饵料;一级池和二级池的残饵流入三级池,在三级池中词养龟并 繁殖蝇蛆和蚯蚓,绳蛆和蚯蚓可作为黄鳝、鳖、龟的活饵料。
同 时,模拟黄鳝、鳖、龟栖息池的生态环境,在各级池中人工建造高 的滩地、低的水洼、土堆假山以及砖瓦片堆成的洞穴等。
这一循环 养殖法,使各种饵料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髙了综合 效益。
养殖石蛙的条件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
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2.2 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
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
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
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
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
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
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
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
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
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
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
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
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做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
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
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
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2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
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
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
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
养殖,可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规定,养殖需具备下列条件:第三十九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二)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三)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四)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五)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养殖场、养殖小区兴办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养殖场、养殖小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畜牧业发展状况制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
第四十条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一)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二)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第四十一条 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四十二条 畜禽养殖场应当为其饲养的畜禽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生长环境。
第四十三条 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二)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三)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四)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 从事畜禽养殖,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第四十五条 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畜禽标识管理的规定,在应当加施标识的畜禽的指定部位加施标识。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标识不得收费,所需费用列入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第四十六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保证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违法排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应当排除危害,依法赔偿损失。
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设施。
死水鱼塘养殖什么鱼好?四十立方米的水可以养多少鱼?
泥鳅,鲶鱼科。
泥鳅养殖技术 核心提示:泥鳅无土养殖的优点是由于鳅鱼在细砂中栖息,出售时起捕效率高,味道比泥中养出来的泥鳅好,养殖密度也比泥中养殖的泥鳅提高四倍。
泥鳅无土养殖的优点是由于鳅鱼在细砂中栖息,出售时起捕效率高,味道比泥中养出来的泥鳅好,养殖密度也比泥中养殖的泥鳅提高四倍。
在混泥土制成的水池中,春季孵化的泥鳅,年底时大的个体可以长到15~16厘米。
下面将浅谈泥鳅无土养殖技术。
前期准备1. 养殖池与鱼巢设计 养殖池为闲置的养鳖池,硬化水泥池结构,养殖池规格为长15米、宽10米、深1.0米。
养殖前对进水口、出水口进行简单改进,将进水口移至池壁上方,并在进水口处接一直径为6~7厘米的PVC塑料管,使进水管向养殖池中间延伸约40厘米,同时在池底排水口上安装网罩,防止泥鳅逃跑。
人工鱼巢用废旧的自行车外胎,将收集的废旧自行车外胎洗净,用30~4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后,以20~30度角倾斜均匀摆放在池底,摆放密度为5只/㎡。
废旧自行车外胎作为鱼巢,柔软性强,遮光性能好,虽然轻便但可以自然沉于水中,可为泥鳅提供隐蔽性的栖息场所,是比较理想的人工鱼巢 2. 鳅种来源与放养(1) 鳅种苗放养 种苗放养前10天,养殖池加水30厘米,将20千克生石灰加水化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消毒。
3天后施基肥肥水,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使鳅种在下塘后就可摄食到一些天然饵料生物。
种苗放养时间为5月17日,放苗时对暂养的野生鳅苗进行最后挑选,操作方法是,在较大容器中配制4%的食盐水,将野生泥鳅苗倒入盐水中浸泡4~5分钟,伤病的泥鳅苗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泥鳅苗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淘汰这类个体,将在盐水中正常活动的泥鳅苗进行放养,通过食盐浸选法共放养泥鳅种96 千克,放养密度为80尾/㎡。
(2) 种来源 泥鳅苗种为2009年3-5月收购的野生种苗,购买野生泥鳅苗时,尽量选择人工诱捕的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健壮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体色以桔黄色或青灰色为佳。
野生种苗的挑选方法为:将泥鳅苗放入塑料盆中,加入半盆水,用手按一定的方向螺旋式划动,形成漩涡,体质差的泥鳅苗在漩涡的中间,体质好的泥鳅苗逆水能力强,在盆的边沿,去除中间的泥鳅苗,将边沿的泥鳅苗留做种苗,种苗规格大小为6~10克/尾,体长5~8厘米。
泥鳅养殖池中娇艳的水葫芦花 A、多孔木块或混凝土块 大小、厚度、间距同多孔塑料泡沫,只是重叠后铺排在水中,从底往上排。
B 、水质 由于泥鳅无土养殖整个生长时期全部在水中,要求水质肥爽清新,不要有异味异色。
夏天生长旺季,且气温较高,要经常加注新水。
如果有微流水不断流动更好。
C、草隐蔽 池中放水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还可净化水质,改善饲养泥鳅池内的整个生态环境。
水草覆盖面积占水面的 2 / 3 左右。
因此,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进行泥鳅的无土养殖,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对泥鳅的生产过程易管理,易操作,管理适当。
其泥鳅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无土健康饲养泥鳅技术1、孔木块或混凝土块 大小、厚度、间距同多孔塑料泡沫,只是重叠后埔排在水中,从底往上排。
2、孔塑料泡沫 每隔5~7厘米钻直径2厘米左右的孔数个,每块塑料泡沫大小不定,厚度以15~20厘米为宜,重叠为立体,加以固定。
让其浮在水面以下,不露出水面。
3、草隐蔽 池中放水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以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的场所,而且还可以净化水质,改善饲养池内整个生态环境,水草覆盖面积占水面的2/3左右,湖南农学院曾谷初等曾做过泥鳅饲养池隐蔽物设置模式试验,在饲养容器中进行了放泥土15~20厘米、多层木板架、水草隐蔽物和无隐蔽物对照组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不同情况的隐蔽物条件,对泥鳅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哟较明显的影响,其中一用水草作为隐蔽物的养殖效果最佳:最高成活率为泥土的1.07倍,为多层木架的1.14倍,为无隐蔽物的1.46 倍;最高增重倍数也是水草的最高,为泥土的1.10倍,为多层木板架的1.37倍,为无隐蔽物的1.42倍:最高产量还是水草的最高,为泥土的1.33 倍,为多层木板架的1.45被,为五隐蔽物的4倍; 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进行泥鳅的无土养殖,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对泥鳅的生产过程易管理,易操作,泥鳅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将有很大的提高。
4、养管理 无论是无土养殖的哪种方式,其管理都要注意如下事项。
(1)水质 由于无土养殖泥鳅整个生长时期全部在水中,要求水质肥爽清新,不要有异味、异色、夏天生长旺季,且气温较高,要经常加注 水,如果有微流水不断流入更好。
(2)投饲施肥 投饲施肥的种类、数量、方法,详见后面的泥鳅成鱼的日常管理内容。
无土培水养殖泥鳅技术 近年来,由于稻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沼泽地等天然水域的开发,捕捞强度的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
鱼缸里养殖蚂蟥怎么让它繁殖
蚂蟥的繁殖方式 :蚂蟥在生长过程中,只是偶尔才有机会吸血。
每次的吸血量很大,是它的一项重要的蚂蟥适应性,体内的食物贮存是蛭类生长发育的关键。
1.蚂蟥体内的食物贮存蚂蟥有许多对嗉囊和盲囊向两侧伸展,占据了体内大部分空间。
嗉囊是存储血液的器官。
蚂蟥吸入的血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2.5-10倍。
这些存储血液在数个月内依靠一种共生的假单孢杆菌慢慢的消化。
举例来说,一条干重128毫克的医蛭,以此取食640毫克(均以干重计),在200天内消化并通过排泄、失重524毫克,剩余的116毫克已经进入到蛭体组织内,如果不取食,还可利用这些物质生活100天以上。
所以,医蛭即使每年只取一次血,也不会饿死。
在嗉囊中有血液,长时期内,蚂蟥利用的能量大都由蛋白质分解而来,饥饿时,水蛭利用贮藏的糖和脂肪。
嗉囊在吸入大量血液后膨大,但大部分水分伴随着大量的盐分随即通过肾管而排出。
在山蚂蟥吸血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体表有一层清亮的液体。
医蛭嗉囊中的血量在最初十天内减少40%以上。
血红素立即还原。
但是红细胞在一段长时期内(可长达一年半)保持新鲜而完整,甚至在取食后经数星期,仍可以分清楚白细胞和病原体。
像这样缓慢的、受控制的红血球溶解,显然是不平常的。
2. 蛭类的生殖从刚孵化出的幼蛭开始饲养,经过5~6次吸血,历时14~19个月的生长发育,有些个体开始性成熟。
性成熟个体由于生殖腺发育成熟而变大,使环带区变大,外表可见环带区灰色的生殖腺组织。
雌雄性生殖孔在身体前1/3段的31/32~36/37环间,交配时两个体完成异体受精过程。
交配一般发生在早上或夜间。
交配后过一段时间开始产卵,产卵时身体前段肌肉缓慢地不断收缩,雌性生殖孔开始也缓慢地排出一些透明的粘液小泡,随着粘液小泡变多,把生殖环带区绕成一圈,最后排出一些黄色的粘液(精液),排完后,生殖环宽区变小,身体前段向后退缩,而排出的卵袋表面粘液固定不动。
用前吸盘把卵袋的小孔封住,就完成产卵过程。
产卵一般也在早上或夜间进行。
产下卵袋一个,产后的亲蛭仍在卵袋旁边。
卵袋为长椭圆形。
卵在卵袋内的蛋白营养液中发育,发育成为幼蛭后仍在卵袋内活动,并用自己的腭片上的锯齿磨破卵袋壁,然后钻出卵袋。
产下的卵袋23~29d后,孵化出幼蛭。
一般一个卵袋孵化出10条左右幼蛭。
刚孵化出幼蛭平均体重63.06mg[1,5,6]。
3.蛭类的生长发育以菲牛蛭为例:从孵化出的幼蛭经14个月时间,吸血5,6次,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第1,2,3次吸血为幼体阶段,第4次吸血后进入亚成体阶段,第5次吸血后,部分个体达到性成熟,有的个体第6次吸血后进入性成熟。
生长曲线是一跳跃曲线。
从幼体开始室内饲养直至性成熟,在活兔身上吸血6次。
其中幼体阶段第1~3次,第4次吸血后进入亚成体阶段,环带区变宽,色变灰,标志幼体结束,进入亚成体。
第5次吸血后逐步进入成体阶段。
当环带区在生殖孔附近出现米黄色颗粒时,标志着性开始成熟。
第5次至第6次吸血之间开始产卵袋,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历时14个月。
室内饲养吸血蛭类,吸血是唯一营养物质来源,对其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
孵化后的幼蛭,第1次吸入血量是体重的2倍多,第3个月才吸第2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4倍多。
第5个月才吸第3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2倍多。
第8个月吸第4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3倍多。
第11个月吸第5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3倍多。
第16个月吸第6次血,吸入血量是体重的1倍多。
第5次吸血后,第6次吸血前后,个体逐步开始产卵。
生命周期共吸6次血,共吸入约12.5g/条 血量,第4,5次吸血阶段是蛭类生长发育重要阶段,是动物繁衍后代的生命阶段,也是体重增长,体形明显变大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为生殖作好准备。
每次吸血使菲牛蛭体重大大增加,使生长动态曲线直线升高,生命周期有5,6次升高,呈现出跳跃式生长动态曲线,跳跃升高最大的是第4,5次吸血后。
比较蛭类生长动态曲线有两类模式:一类是连续生长动态曲线,这类生长动态曲线较平滑,这些蛭类每次取食量不大,而且较经常有机会取食,消化较快,因此,生长动态曲线较平滑。
另一类是跳跃式生长动态曲线,如吸血种类每次吸血的时间间隔相当长,有的达到几个月,表明在其生活的环境周围不易有机会吸到一次血。
生命周期吸血量是性成熟个体体重的3倍,即生长1g蚂蟥要3g血作为食物。
生长过程为跳跃式生长。
水蛭怎样养殖
【经验与技巧】1.水蛭的选址建池技术: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
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 应根据饲养量而定。
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
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
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
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种放养蚂蟥苗种的来源可以浦捉、购买或自繁。
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购买。
中国传统作为药用的蚂蟥有三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
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
金钱蛭即农村中俗称的“牛蚂蟥”。
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
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都可产卵繁殖, 于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 每个茧内幼蚂蟥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
幼蚂蟥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
以早春放为宜。
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3.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1)、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
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 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
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① 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
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
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
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
水位50—60厘米为宜。
② 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
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
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
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
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2) 种蛭的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
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
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3) 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 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
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4) 孵化管理: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
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
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 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
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
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
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4.水蛭饲养技术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
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 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
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
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
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
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 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
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
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
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
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