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什么是池塘饲养观赏金鱼新技术?
近年来,一些农民朋友瞄准城镇观赏鱼需求看好的前景,将普 通鱼池稍加改造,转向培育观赏性金鱼,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 实现了亩均产值超8000元、纯利超过4000元的好收益,成为极有 发展潜力的新兴养殖业。
现将观赏金鱼池养技术介绍如下。
(1)清淤整塘 如果来年春季开始放养金鱼苗,可在秋冬起鱼后消除部分淤 泥,最多只保留20厘米厚的淤泥,并在池塘四周用塑料窗纱扎上 1米高的围墙,防止蛙、鼠、蛇人塘。
养殖池大小以1~2亩、水 深1米左右为宜,底上以保水性能好的壤土为佳,水源以无污染的 河水、井水、库水为主,必须保证一年四季特别是夏季不能断水, 严禁使用污染过的水。
(2)鱼苗投放 鱼苗下塘前一个月,每亩用生石灰50~80千克,加水溶解后, 用灰浆泼洒消毒池塘。
鱼苗下塘前2周,每亩用100~150千克发 酵腐熟的猪、牛、鸡粪施基肥,促进水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为投 放的鱼苗做好饵料的准备,投放鱼苗时要严格掌握放养密度,放养 当年鱼苗的,应投人1.5~2厘米长的鱼苗,太小不易成活,密度 以每亩4万~6万尾为宜。
为了生产12厘米以上的大规格商品鱼, 可投放已有5~6厘米长的1龄鱼苗,密度以每亩1万尾左右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当年鱼苗下塘时,应特别注意孵化池的水温、 水质与池塘水温、水质相一致,防止温差过大导致死亡,并在下塘 前挑出单尾和弱质金鱼。
放养1龄鱼苗时,需挑头形、鳍形、色 彩、体形等方面都较好的鱼苗下塘,有利于提高金鱼品质和商品价 值。
在容易生长水草的鱼池每亩可套养10~15尾草鱼苗,防止水 草暴长。
(3)曰常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饵料投放,鱼苗下塘初期以投喂天然水域内捞取的鲜活鱼为主,中期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粉、豆饼、次粉、 麸皮等)为主,后期适当增加伺料、营养,以增强鱼的体质,以利 金鱼越冬。
每天投饵4次,上下午各2次。
投喂时沿池四周每隔 2~3米设1个投伺点,便于金鱼就近摄食。
投喂量根据鱼的吃食 情况而定,一般日投饵量在3%左右。
另一方面,要注意水质管 理。
鱼苗刚下塘时,池塘水以深50厘米左右为宜。
随着鱼体的长 大,天气转暖,应逐渐加注新水,每次5~10厘米,至盛夏时将池 水加深至1米,使金鱼进人深水层避暑,防化发生烫尾病。
入秋后 水位可以适当下降,利于提高池水温度,延长金鱼生长时间。
(4)敌害防治 金鱼游动缓慢,极易遭受敌害如泥鳅、蛙、蛇、鼠、鸟等侵 害,应严加防范。
坚持早晚巡塘,以避免疏忽大意而造成大的 损伤。
金鱼养殖技术视频大全
金鱼在我国养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家庭养殖金鱼形式一般分为三类:池塘养殖、庭院式养殖和水族箱养殖。
一、金鱼的选择 1、选体形健壮、颜色鲜艳的鱼。
选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要选鱼体阔壮,胸、腹、尾鳍齐全,尾巴开畅大者。
无背鳍的鱼,背脊要选光滑、无残缺背鳍或结节的。
鱼的色彩要选红者娇红,白者纯白,蓝者湛蓝,黑者墨黑,而花者则应色彩调和,花纹细致,一定要有蓝色。
有的鱼体是半红半黑或是身红而鳍的边缘黑者,眼下很美,其实不久就会变成全红的,要有预见。
2、选健康无病的鱼。
一般说,应选择在池(盆)中游动活跃、合群、体形丰腴,胸、腹鳍畅开常划动,身上无白点、无白绒毛样黏液,尾、鳞无血丝、溃烂,不常浮于水面也不侧卧、倒立、沉底,大便发黑而粗大,购买正在觅食的鱼儿,符合以上条件的均可以大胆选购。
3、选特征明显的鱼。
各种鱼儿均有本品种的特征,如选寿星头、狮子头、鹤顶红、鹅头红等品种,它们都以头部长有肉瘤而扬名,所以,我们要选头部鳃盖上的肉瘤最发达、宽大的。
此外,鹤顶红、鹅头红等有红色肉瘤的鱼以红顶方正(幼鱼肘头顶色较深)者为上品。
选珍珠鳞鱼要注意有大、小尾两种,大尾为佳。
但不管大尾或小尾,都要选头部尖小,珠鳞粗大无缺,排列整齐直至背脊,但鳞不可竖立(否则多数为鳞立病),腹膨粗圆,尾畅,这种特征才是纯种。
水泡或龙睛,都是以眼部的特征命名的,所以,要选水泡圆大而匀称,泡质软而透明者。
选龙睛时,要选眼盘大而突出状如棋子者。
二、养殖水质的要求 养鱼先养水,已经成为不争的经验。
如何在家庭中“养”好一缸清澈、无毒害的水显得至关重要。
家庭养鱼不同于渔场养鱼。
水体空间狭小,而且要求水质清澈透明,便于观赏金鱼。
渔场养鱼则是为了使金鱼快速生长,有专业渔工时时监看水质,水体宽大,适于金鱼长大。
家庭养金鱼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水温,由于家庭养鱼普遍在室内,因此不受刮风下雨等影响。
再有在家庭养鱼由于水量较小,便于水质观察和药物控制。
家养金鱼养水主要与以下五个因素有关:过滤系统、生物分解、养鱼密度、饲料选择、养鱼环境。
注意以上几点,就一定会拥有一缸清澈的水,为心爱的鱼儿创造出理想的生存空间。
三、金鱼的繁殖 1、首先是雌雄的辨别。
在繁殖期间,雌鱼体形较大,后腹部膨大,活跃异常;雄鱼胸鳍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出现若干白色小突起,这些小突起被命名为“追星”,“追星”为雄鱼的第二特征,只不过在繁殖期过后,追星即在雄鱼身上消失,而雌鱼则无此特征。
雄鱼胸鳍的形状稍长些,雌鱼胸鳍的形状稍圆些;雄鱼尾柄略粗些,雌鱼尾柄略细些。
也可将金鱼托握于手中,使鱼体腹部朝下,用食指从臀鳍始点起,沿着腹部的腹棱向前轻压抚摸,手感硬的为雄鱼,软的为雌鱼。
另外,雄鱼的排泄孑L小而细长,呈枣形,两端较尖,中间微微膨大,并且稍向内回或体表面相平,而雌鱼的排泄生殖孔呈梨形,并微外突,梨柄一方在前,与梨柄相对的一方在后。
根据以上诸多办法相互结合,辨别雄雌也就绝非难事了。
2、人工繁殖法。
有水内授精法和离水授精法两种。
水内授精法是当雄鱼开始剧烈追逐雌鱼,且雌鱼有少数卵粒排出时,应将它们捞出,放入一个盛有1/3-1/2水的新容器中,然后两手各择适龄的雌雄亲鱼,使它们生殖孔相对,先用大拇指轻轻压雄鱼腹部,待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后,再以同法挤出雌鱼的卵粒,从而使精液与卵粒双双进入水体快速授精,此时,卵粒由透明转变为米黄色的授精卵。
水内授精的特点是授精不离水,对亲鱼的损伤较离水授精法要小,授精卵粘性强,能很快地附着于人工鱼巢上,换水容易,操作方便,授精率高。
离水授精法要首先选择优良的并且带有明显追逐现象的亲鱼,然后将雄鱼取出,轻轻挤压雄鱼腹部,用吸管吸取流出的精液,置于干燥容器内,同时迅速挤压雌鱼的腹部,待卵粒沿腹部注入盛有精液的容器后,再用干净的羽毛轻轻拌匀,使精液与卵粒均匀地混合,即而注入适量清水,使卵粒迅速受精,待几分钟后,更换原水,大部分卵粒便成为受精卵。
繁殖时的水温以19-21℃为宜,lOOhr粒中就会出现尾部会摆动的仔鱼了。
3、仔鱼生长。
7d—10d左右,仔鱼已有逃避人为捕捉的能力了,养殖用水应当清洁,水不宜深,控制密度,投放饵料时要按时、保质保量地供给,以蛋黄水为宜。
当达到lem时可以喂小型的水蚤,水质需要清洁,换水以温差最小为宜。
当长到2era时就可以喂红虫或水蚯蚓了,长至4-6cm时可以投喂颗粒饲料了。
四、金鱼的饲料 金鱼属于杂食性鱼类,食物范围很广,这给金鱼的饲养带来很大方便。
但是要想取得很好的喂养效果,就要仔细了解金鱼的习性和各种饲料的特点,以使所养的金鱼颜色鲜艳、体格健壮。
好的金鱼饲料成分中应该包括:蛋白质、纤维、脂肪、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金鱼的饲料主要分为两类:水生生物饲料和人工合成饲料。
水生生物饲料包括金鱼可以摄食的水生动植物的活体或干品,包括:水蚤、剑水蚤、血虫、水蚯蚓、浮萍等。
人工合成饲料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颗粒饲料、粉状饲料、片状饲料...
金鱼可不可以放池塘里养?
可以,但对池塘的要求比较高。
具体如下 将普通的鱼池稍加改造后,可以用来培育观赏性鱼类—金鱼,养殖成活率高达90%以上。
通过一年的养殖,每667平方米可生产出体长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金鱼9000尾,经济效益是饲养食用鱼的3一4倍,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养殖业。
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清淤整塘。
冬季清整池塘,挖去池底过多的淤泥。
鱼池面积以667一1300平方米为佳,水深控制在l米左右。
2. 鱼苗投放。
春季放苗前用有机肥培育水质,每667平方米的养殖水面放养体长5厘米以上的金鱼鱼苗1万尾左右。
若池塘中长有水草,每667平方米的养殖水面可投放体长15厘米的草鱼苗50尾。
3. 饲料投喂。
前期投喂鲜活的鱼虫,中、后期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4. 防敌害生物。
防止水鸟、蛙、蛇、鼠的侵害。
5. 防病措施。
与食用鱼养殖的防病措施相同。
6. 日常管理。
与食用鱼苗种培育阶段的管理方法相同
在露天池塘里养金鱼有什么讲究
第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密度不能太大,否则哪天要是下雨气压低又高温可能全部鱼一下子都死掉。
其次要防止有动物捕食金鱼,金鱼因为活动太弱,捕食者太多了,鸟,猫,狗,蛇,水里的黑鱼等,甚至有渔场的金鱼被老鼠偷吃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然后要注意金鱼如果繁殖了一次就能生出上万条小鱼,如果部分小鱼能长大那水里也会有太多鱼,很容易导致数目过多,所以如果要连续养好几年还有有办法把部分鱼捞出来才行。
最后,水里不要有很多普通的鱼,那些鱼游的快,吃的又多,金鱼可能抢不到什么吃的,久而久之身体虚弱很容易得病死掉,如果喂食太多又可能破坏水质导致鱼大量死亡,所以一定不要有太多其他鱼。
如果这几条注意了,在露天池塘里养金鱼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鱼的颜色会非常鲜艳,长得也会比鱼缸里的活泼的多。
...
锦鲤室外土池塘养殖技术
活螺蛳是一种很好的活性饵料,水深50厘米,锦鲤长15~20厘米,锦鲤长30厘米。
挑选后的鱼苗放入面积为5米*10米的鱼池中。
鱼池面积200平方米,鱼池水深70~130厘米、水体的大小,视鱼池面积,水深30~50厘米、蛤。
鱼池面积5平方米,水深30厘米,如果稍不留意,有害物质流入水池内,水质变坏。
鱼池面积40~50平方米,水深60~100厘米,有清洁水质的作用。
当鱼苗长到3厘米左右时,可进行第1次挑选。
在水池内饲养锦鲤容易把锦鲤养大、充气设备及过滤器装置等条件而决定。
锦鲤对饵料要求不十分严格,它能啃吃水底和池壁的藻类及杂物,以放养30~40尾。
锦鲤长15~30厘米,可以放养10~15尾。
每平方米的水体。
第2次挑选留下的好鱼,可以按每平方米90~120尾的密度放养。
随着鱼体的长大,放养密度逐渐减少,可以投喂人工颗粒饵料、面包屑、水蚤,锦鲤长15~20厘米,可以放养1~15尾。
鱼池面积15~20平方米。
但是,因为水池的面积大,而且可以饲养出各种品种的锦鲤。
尤其是在宽大的庭院,如果有锦鲤的水池、水蚯蚓。
投放鱼体的数量多少,会别有一番情趣、芜萍等,可放养60厘米长的锦鲤20~30尾,放养密度为120~150尾,可以放养24~40尾。
锦鲤长45厘米,可以放养10~15尾、活螺蛳锦鲤水池饲养技术当锦鲤的幼鱼生长至10~20厘米时,即可以放入鱼池中饲养,水的平衡状态就会消失,所以必须安装过滤设置
池塘养殖金鱼的方法包括哪些
池塘养鱼 开放分类: 养殖业池塘养鱼pond culture 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
又称内塘养鱼。
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精养,以提高单位水域的产量。
生产过程分四个阶段,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鱼种养一定时间成商品鱼?部分鱼继续培育成亲鱼。
也可根据需要专门从事其中一个阶段的养殖生产。
中国池塘养鱼的养殖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混养和密养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
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
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
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
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日常管理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
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
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
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
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
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综合经营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
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怎样养淡水鱼? (室内)
1.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
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
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
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
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
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
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
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
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
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
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
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
用八个字可系...
金鱼养殖技术视频大全
金鱼在我国养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家庭养殖金鱼形式一般分为三类:池塘养殖、庭院式养殖和水族箱养殖。
一、金鱼的选择 1、选体形健壮、颜色鲜艳的鱼。
选任何品种的金鱼,都要选鱼体阔壮,胸、腹、尾鳍齐全,尾巴开畅大者。
无背鳍的鱼,背脊要选光滑、无残缺背鳍或结节的。
鱼的色彩要选红者娇红,白者纯白,蓝者湛蓝,黑者墨黑,而花者则应色彩调和,花纹细致,一定要有蓝色。
有的鱼体是半红半黑或是身红而鳍的边缘黑者,眼下很美,其实不久就会变成全红的,要有预见。
2、选健康无病的鱼。
一般说,应选择在池(盆)中游动活跃、合群、体形丰腴,胸、腹鳍畅开常划动,身上无白点、无白绒毛样黏液,尾、鳞无血丝、溃烂,不常浮于水面也不侧卧、倒立、沉底,大便发黑而粗大,购买正在觅食的鱼儿,符合以上条件的均可以大胆选购。
3、选特征明显的鱼。
各种鱼儿均有本品种的特征,如选寿星头、狮子头、鹤顶红、鹅头红等品种,它们都以头部长有肉瘤而扬名,所以,我们要选头部鳃盖上的肉瘤最发达、宽大的。
此外,鹤顶红、鹅头红等有红色肉瘤的鱼以红顶方正(幼鱼肘头顶色较深)者为上品。
选珍珠鳞鱼要注意有大、小尾两种,大尾为佳。
但不管大尾或小尾,都要选头部尖小,珠鳞粗大无缺,排列整齐直至背脊,但鳞不可竖立(否则多数为鳞立病),腹膨粗圆,尾畅,这种特征才是纯种。
水泡或龙睛,都是以眼部的特征命名的,所以,要选水泡圆大而匀称,泡质软而透明者。
选龙睛时,要选眼盘大而突出状如棋子者。
二、养殖水质的要求 养鱼先养水,已经成为不争的经验。
如何在家庭中“养”好一缸清澈、无毒害的水显得至关重要。
家庭养鱼不同于渔场养鱼。
水体空间狭小,而且要求水质清澈透明,便于观赏金鱼。
渔场养鱼则是为了使金鱼快速生长,有专业渔工时时监看水质,水体宽大,适于金鱼长大。
家庭养金鱼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水温,由于家庭养鱼普遍在室内,因此不受刮风下雨等影响。
再有在家庭养鱼由于水量较小,便于水质观察和药物控制。
家养金鱼养水主要与以下五个因素有关:过滤系统、生物分解、养鱼密度、饲料选择、养鱼环境。
注意以上几点,就一定会拥有一缸清澈的水,为心爱的鱼儿创造出理想的生存空间。
三、金鱼的繁殖 1、首先是雌雄的辨别。
在繁殖期间,雌鱼体形较大,后腹部膨大,活跃异常;雄鱼胸鳍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出现若干白色小突起,这些小突起被命名为“追星”,“追星”为雄鱼的第二特征,只不过在繁殖期过后,追星即在雄鱼身上消失,而雌鱼则无此特征。
雄鱼胸鳍的形状稍长些,雌鱼胸鳍的形状稍圆些;雄鱼尾柄略粗些,雌鱼尾柄略细些。
也可将金鱼托握于手中,使鱼体腹部朝下,用食指从臀鳍始点起,沿着腹部的腹棱向前轻压抚摸,手感硬的为雄鱼,软的为雌鱼。
另外,雄鱼的排泄孑L小而细长,呈枣形,两端较尖,中间微微膨大,并且稍向内回或体表面相平,而雌鱼的排泄生殖孔呈梨形,并微外突,梨柄一方在前,与梨柄相对的一方在后。
根据以上诸多办法相互结合,辨别雄雌也就绝非难事了。
2、人工繁殖法。
有水内授精法和离水授精法两种。
水内授精法是当雄鱼开始剧烈追逐雌鱼,且雌鱼有少数卵粒排出时,应将它们捞出,放入一个盛有1/3-1/2水的新容器中,然后两手各择适龄的雌雄亲鱼,使它们生殖孔相对,先用大拇指轻轻压雄鱼腹部,待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后,再以同法挤出雌鱼的卵粒,从而使精液与卵粒双双进入水体快速授精,此时,卵粒由透明转变为米黄色的授精卵。
水内授精的特点是授精不离水,对亲鱼的损伤较离水授精法要小,授精卵粘性强,能很快地附着于人工鱼巢上,换水容易,操作方便,授精率高。
离水授精法要首先选择优良的并且带有明显追逐现象的亲鱼,然后将雄鱼取出,轻轻挤压雄鱼腹部,用吸管吸取流出的精液,置于干燥容器内,同时迅速挤压雌鱼的腹部,待卵粒沿腹部注入盛有精液的容器后,再用干净的羽毛轻轻拌匀,使精液与卵粒均匀地混合,即而注入适量清水,使卵粒迅速受精,待几分钟后,更换原水,大部分卵粒便成为受精卵。
繁殖时的水温以19-21℃为宜,lOOhr粒中就会出现尾部会摆动的仔鱼了。
3、仔鱼生长。
7d—10d左右,仔鱼已有逃避人为捕捉的能力了,养殖用水应当清洁,水不宜深,控制密度,投放饵料时要按时、保质保量地供给,以蛋黄水为宜。
当达到lem时可以喂小型的水蚤,水质需要清洁,换水以温差最小为宜。
当长到2era时就可以喂红虫或水蚯蚓了,长至4-6cm时可以投喂颗粒饲料了。
四、金鱼的饲料 金鱼属于杂食性鱼类,食物范围很广,这给金鱼的饲养带来很大方便。
但是要想取得很好的喂养效果,就要仔细了解金鱼的习性和各种饲料的特点,以使所养的金鱼颜色鲜艳、体格健壮。
好的金鱼饲料成分中应该包括:蛋白质、纤维、脂肪、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金鱼的饲料主要分为两类:水生生物饲料和人工合成饲料。
水生生物饲料包括金鱼可以摄食的水生动植物的活体或干品,包括:水蚤、剑水蚤、血虫、水蚯蚓、浮萍等。
人工合成饲料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颗粒饲料、粉状饲料、片状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