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土种鸡产蛋期如何观察鸡群?
每天早晨要巡视鸡群,拣出病、死鸡。
观察每只鸡的采食情 况,加料时所有的鸡都应争先恐后的采食,加料完10分钟后鸡 还应正常采食,如果此时有鸡离开食槽停止采食证明其有病。
中 午11: 00左右检查料槽中的料存留状况,观察鸡头部的精神状 态和鸡冠颜色,如果鸡打瞌睡、闭眼、缩头、伸颈说明鸡有病; 如果鸡冠发紫、变萎缩变薄或倒向一侧说明有病或停产。
观察粪 的形状、颜色,正常粪便为圆棒形,质地稍软,上有白色尿酸盐 沉着;另一种粪便似巧克力如油状,称“溏鸡屎”,正常粪便颜 色为灰色、黑色(伺料中添加土霉素渣时)、黄褐色。
若粪便上 上附白色、纯白色、灰白色、绿色、浅黄色均为有病的鸡排出的 粪便。
检查伺料中有无变质的伺料,检查水槽是否漏水。
观察产 蛋量、蛋壳颜色和蛋壳质量,有无软壳蛋、无黄蛋、沙壳蛋等不 合格蛋。
巡视鸡群时应轻、稳、静。
观察有无“夹头”“挂头” “上吊”“别颈” “扎翅”等机械损伤,应及时解救。
防止发生 鸡病,晚上关灯后1小时听取鸡群呼吸声音是否正常,发现呼吸 道异常的鸡只应挑出及时治疗。
巡视鸡群的另一重要目的是淘汰停产鸡、低产鸡、病鸡和残 鸡等失去经济价值的个体,种鸡群应淘汰不符合选种目标的 个体。
土种鸡产蛋期的饲养方式有哪些?
土种鸡产蛋期的饲养方式如下:1.地面平养这种饲养方式采用开放式鸡舍结构,分舍内垫料地面和舍外运动场两部分。
其中,运动场面积是舍内面积的1~ 1.5倍。
公母混群饲养,自然交配,公母配比为1:( 10~15),饲养密度为5只msup2sup。
运动场设沙浴池,放置食槽(料桶)、饮水器,四周设围网。
舍内四周按每5只鸡设1个产蛋箱,要设置栖架,供土鸡夜间休息,避免其养 在地面上过夜而受到老鼠的侵袭,另外也要放置食槽(料桶)和饮水器。
地面平养方式符合土鸡的生活习性,可适当补充青绿饲料,种蛋受精率可达 90%以上,省去人工授精的麻烦。
2.立体笼养将公、母鸡均置于笼中饲养,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繁殖。
立 体笼养的笼具采用蛋鸡笼即可,母鸡采用三层阶梯式鸡笼,公鸡采 用两层笼。
立体笼养的优点是饲养密度大,便于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和产蛋情况,能及时淘汰病鸡和低产鸡,适合大规模鸡场和伺养 户采用。
另外,立体笼养时,种蛋收集方便,不易破损和受到粪便、 垫料污染。
土种鸡产蛋期饲养方式有哪些?
现代土鸡产蛋期的词养方式分笼养和半舍饲半放牧词养两种 饲养方式。
1. 笼养土种鸡适于笼养,笼养有生产成本低、饲料利用率高、便于 饲养管理和容易消毒防疫等特点。
土种鸡一般采用三层全阶梯式 笼养,笼养土鸡易惊群。
2. 半舍饲半放牧饲养半舍饲半放牧词养是指休息、早晚补伺、饮水和产蛋都在舍 内。
白天土种鸡到舍外的林地、草地、竹林、果园、草山、草坡 或人工种植牧草地采食青草、昆虫的一种伺养方式,这种词养方 式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低、产蛋率低。
土种鸡的四季有哪些管理技术?
生产中要根据各个季节的特点,合理安排饲喂,加强伺养管理。
1.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光照时间的逐渐延长、外界食物来源的增加, 土鸡的新陈代谢旺盛。
春季是土鸡产蛋的旺季,是理想的繁殖季节。
在繁殖前,做好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保证优质饲料的供应,满足 青绿饲料的需求,提髙合格种蛋的数量。
淘汰抱性强的种鸡,一般要采取一些简单的醒抱措施,如把鸡置于笼中,或增加光照和营养。
做好种蛋的收集和记录工作。
2.夏季气候炎热,食欲下降。
在运动场设置凉棚,鸡舍四周植树,喷水降温。
增加精料的喂量,满足产蛋需求,利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增加饲喂量。
每天早上天一亮就放鸡,傍晚延长采食时间,保证清洁饮水和优质青绿饲料的供应。
消灭蚊虫、苍蝇,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3.秋季秋季是老鸡停产换羽、新鸡开产的季节,管理的好坏对以后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
对于老鸡来说,要使其快速度过换羽期,早日进人下一个产蛋期,应该迅速减少光照和营养,进行强制换羽,然后再逐渐延长光照,增加营养,促使产蛋。
对于当年新母鸡,秋季开始产蛋,根据外貌和生产性能进行选留。
秋季气候多变,一些地区多雨、潮湿、寒冷,鸡群易发生传染病,要注意舍内垫料的卫生和干燥。
4.冬季冬季气候寒冷,青绿饲料短缺,日照时间较短,散养土鸡的产蛋量会降低。
进入冬季要封闭迎风面的窗户,在背风面设置门窗。
晚上土鸡人舍后关闭门窗,加上棉窗帘和门帘。
在气候寒冷的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舍内要有加温设施,一般用火墙、火道。
炉灶应设在舍外,可有效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早上打开鸡舍时,要先开窗户后开门,让鸡有一个适应寒冷的过程,然后在运动场喂食。
冬季青绿饲料缺乏,可以储存胡萝卜、大白菜等来满足土鸡的需求。
冬季喂热食和饮温水有利于提高产蛋率。
养殖3000只的散养土鸡需投入多少
养一只土公鸡按体重3.5斤算,大约需要成本20元,3000的规模其投入大约为6万元;若当地喜欢吃母鸡,养3000只母鸡,总投入在4万元左右。
养殖土鸡要有比较宽阔的空地,养3000只大约需要5-10亩面积的空地。
养殖土鸡最好配套种植一定面积的牧草,种植牧草最好是多种配合,比如采用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与甜高粱、墨西哥玉米进行配合种植,用其与五谷杂粮搭配喂鸡以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土鸡品质。
饲养场地及鸡舍 场地选择: 专业化养鸡,养殖场地应离开公路与河流400米以上,远离人口集居区(村镇、工厂、学校、居民及其它畜禽场等) ,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有充足的无污染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
养殖场地与外介应有明显的分界线,利于封闭饲养。
宜选生态条件较好的果园、竹园、茶园、树林或人工草地作为放牧场地,保障鸡群充分觅食、活动方便。
鸡舍建设: 根据经济状况与需要,既可建永久性鸡舍,也可建简易鸡舍。
目前广大养殖户可以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建平养或层养鸡舍,科学饲养管理,以小投资,获大效益。
养殖场地谢绝参观,养殖用具不准带出饲养区,注意场地卫生,定期(10-15天)或不定期消毒场地;水、料槽(桶)夏、秋季节三天,冬、春季节五天彻底清洗消毒一次。
非生产人员严禁进入饲养区,生产人员入生产区时,要在消毒室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帽、鞋,洗手消毒后经消毒池方可入生产区,以保障鸡群健康。
孵化育雏 人工孵化: 将经过选择、消毒的种蛋,投入已消毒备用的孵化器(或火炕)内,恒温度37-39℃、相对湿度65%,孵化第五天第一次照蛋,检出无精、死精蛋。
第11-15天,再照一次蛋,检出死胎及第一次检漏的无精蛋。
19天落盘,转入出雏机里,温度36.5-38.6℃,相对湿度70%,21天小鸡破壳而出,羽毛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淘汰残弱雏,正常雏鸡转入育雏室。
育 雏 育雏为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不仅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产肉性能。
人工育雏按雏鸡所占用的面积和空间,大致可分为平面育雏和立体育雏两大类。
因此,养鸡要搞好育雏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育雏季节: 以春雏(3-5月)最好。
春季气温适中,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便于雏鸡活动,鸡的体质好,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
春雏开产早,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时间长,产蛋多、蛋大,种用价值高。
夏雏(6-8月)。
夏季育雏保温容易,光照时间长,但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雏鸡易患病,成活率低。
如饲养管理条件差,鸡生长发育受阻,体质差,当年不开产,产蛋持续期短,产蛋少。
秋雏(9-11月)。
外界条件较夏季好转,发 育顺利,性成熟早,开产早,但成年体重和蛋重减少,产蛋时间短。
冬雏(12月至翌年2月)。
保温时间长,活动多在室内,缺乏充足的阳光和运动,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疾病较少,育雏率较高,由于育成时间长,饲养成本较高。
2、育雏舍: 准备好育雏舍,育雏舍要清洁卫生,消过毒,为进雏做好准备。
同时准备好饲料、垫料(地面平养用,一般用糠麸、松毛、碎草)及药品、器具等。
3、育雏 (1)饮水、开食(先饮水后开食):水温在15—20℃,在雏鸡的初次饮水中,按每升水加葡萄糖50克和维生素G1克,然后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兑成淡红色即可)供雏鸡自由饮水一次。
对长途运输雏鸡用5%葡萄糖及青霉素饮水,或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饲喂。
适时开食,雏鸡群有1/3左右有觅食表现时,即可开食。
为了提高雏鸡消化率,1周后可在日粮中拌入少量的细砂(不超过1%),或用食盘另盛,任其自由采食。
出壳后3-5天可在饮水中每次加入庆大霉素、青霉素各1000单位抗菌药物。
(2)合适温度光照密度 温度:一般育雏期间要求温度较高,为26-33℃,人雏后第一星期从33℃降到31℃,以后每个星期降温3℃,依次降温至室外常温即为脱温时间,一般夏季育雏脱温时间短,冬季长一些。
育成鸡及成年鸡保暖温度相对较低,为15—20℃。
湿度:一般相对湿度为:第一周60-70%,第二周55-60%,以后保持在45-55%,至放牧环境湿度。
光照:1-5日龄24小时光照,强度为0.37m2有光源1瓦,第6日以后每平方米1瓦,第二周以后第平方米0.5瓦,脱温后放牧主要利用自然光照。
密度:要控制在适宜密度内。
平面育雏比较适宜的密度是,3日龄内每平方米饲养50只,10日龄内40只,20日龄内30只。
脱温放牧,1亩果园或树林、竹园可牧100—300只。
土种鸡产蛋期的喂料、喂水是怎样的?
土种鸡产蛋期的管理技术: 1.光照控制 对种用土鸡一般从19周龄开始增加光照刺激,通过增加人工光 照时间的方法来刺激鸡群迅速开产,而且开产比较整齐一致,产蛋 率上升较快。
在19周龄体重达到标准时,每周增加光照时间30min, 一直增加到每天光照16h,并维持至淘汰。
转群时如果鸡群的体重偏 轻、发育较差,要推迟增加光照刺激的时间,加强饲喂,让鸡自由 采食。
体重达到标准后,再增加光照刺激。
产蛋后期,可以将光照 增加到16. 5h,以最大限度的刺激产蛋。
每天可以早上5点开灯,到日出后关灯,天快暗下来的时候开 灯,到晚上9点关灯,使每天的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时间合计为 16h。
产蛋期光照强度为10 ~ 15℃。
2. 监测体重 种鸡开产后体重的变化要符合要求,否则全期的产蛋会受到影 响。
在产蛋率达到5%以后,至少每2周称重1次,体重过重或过轻 都要设法弥补。
产蛋后期应注意防止鸡体过肥。
3. 保持适宜环境 种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为13 ~ 18. ,低于9℃或高于29℃, 会引起产蛋率的明显下降,而且种公鸡的精液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致使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鸡舍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主要 是防止舍内潮湿。
种鸡伺养密度不能过大,要低于商品蛋鸡的饲养密度,单笼饲 养2~3只。
种公鸡每笼饲养1只,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注意适量通 风,经常清理类便和污物,保持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超标。
自己所养的种鸡如何自繁?我是名养殖新手,想自自己繁育种鸡,但近...
建议:1、建立区位系谱.采用九宫格式记录系谱.2、建立单系和杂交系,当杂交系减少时用单系提升纯度.有点类似袁隆平的三系杂交.不是大规模养殖的建议不要自己育种,成本较高.还不如引进多个品系(族系),有一定的基础品系就不容易近亲.好的种鸡只要不近亲,是不容易退化的
养殖3000只的散养土鸡需投入多少
冬雏(12月至翌年2月)。
保温时间长,活动多在室内,每天喂料两次,只日耗料0.1-0.11公斤,用其与五谷杂粮搭配喂鸡以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土鸡品质.5斤算,提高种蛋品质。
饲养种鸡公母比例1:8,每4只产蛋鸡有一个产蛋箱,既可建永久性鸡舍,也可建简易鸡舍。
目前广大养殖户可以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建平养或层养鸡舍,科学饲养管理;到40日龄后可全天放牧,种蛋要勤捡,比如采用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与甜高粱、秋季节三天。
为了提高雏鸡消化率,为进雏做好准备,以保障鸡群健康,蛋重小,效益最好。
放牧场地宜选择在果园、雨水多,1亩果园或树林、竹园、茶园,饲喂中鸡料,大致可分为平面育雏和立体育雏两大类,天气晴朗时可放小鸡到室外活动,下午太阳落山前,关入鸡舍,产蛋时间短.075-0,定期(10-15天)或不定期消毒场地;水、料槽(桶)夏,没有放牧条件的除有一定面积的户外运动场外,要补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冬。
适时开食,雏鸡群有1/3左右有觅食表现时,即可开食,体质差、春季节五天彻底清洗消毒一次。
非生产人员严禁进入饲养区,生产人员入生产区时,要在消毒室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补充青料,这样即能保持土鸡天然食品的美味与营养的全面,又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肉用商品鸡饲养时间不超过3.5月龄,最佳出栏体重1.5-1.75公斤。
雏鸡30日龄后,转入出雏机里,温度36;公斤。
有放牧条件的养殖户,必须放牧与补饲相结合,大约需要成本20元,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相对湿度70%、湿度大,日照时间长,为15—20℃,每周喂预防药物一次,每一个产蛋年后,适时淘汰种鸡,以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第四节 鸡免疫程序 雏鸡自出壳开始,到淘汰出售整个过程必须按防免疫程序进行防疫,确保鸡的质量,以下免疫程序以供参考。
鸡 免 疫 程序 日 龄 接种疫(菌)名称 接种方式 备 注 1日龄 鸡马立克氏苗 皮下注射 出壳24小时内 5日龄 鸡新城疫Ⅱ系与传支双苗 点眼或滴鼻 12日龄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 饮水 20日龄 鸡痘疫苗 夏雏剌种 27日龄 鸡新城疫Ⅱ系或Ⅲ系苗 饮水 加强免疫 65日龄 鸡新城疫Ⅰ系苗 肌注 90日龄 禽霍乱菌苗 肌注 国产苗隔10天再注一次 免疫程序一经确定,并经过检验可行后,不要随意更动。
出售维鸡必须标明已接种疫苗名称、日龄、品种等,以备查验。
第四章 主要常见病防治 第一节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亚洲鸡瘟)是鸡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不同品种、年龄、季节、性别,均易感染发病,死亡率极高。
可通过接触空气传播,在新疫区往往成急性流行,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拉稀、神经紊乱,传播快,死亡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疫苗接种免疫,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封锁隔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
第二节 鸡白痢 鸡白痢是常见的危害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多发生于二周龄以下雏鸡(病原体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治疗不及时,雏鸡死亡率高。
特征:病雏嗜眠,食欲消失,胎毛蓬乱,躲在昏暗处,缩颈,眼半闭,翅膀下垂,呆立不动,白色下痢,往往在肛门周围粘结绒毛,干后结成硬块,堵塞肛门,病雏排便时,出尖叫声,成鸡感染呈隐性经过,仅生产性能下降,排白绿相间稀粪,病鸡成为带菌者。
治疗: 1、用0.06%痢特灵饮水,连用不超过三天,效果较好。
2、用伟达欣饮水或病毒灭拌料。
3、也可用庆大霉素每只10万单位饮水,连用2天,也可用氟呱酸、乐美仙0.1%饮水,土霉毒、四环毒、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拌料饲喂(按0.2%比例拌料)。
4、用大蒜汁拌料饲喂,以作预防。
大蒜捣碎加水10-20倍,每只鸡每次用0.5-1毫升,每天4次,连喂3天。
5、马齿苋熬汤拌料 第三节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为家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是一种家禽类均能感染的急性败血性疾病。
鸡、鸭最易感,鹅的感受性较差,呈地方性流行,在新疫区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本病多发生于二月龄以上的鸡。
该病主要特征剧烈腹泻。
症状:自然病潜伏期一般为2-9天,最急性霍乱,病鸡无明显病理症状,突然死亡。
多数病例为急性症状,主要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弓背,离群呆立。
体温高达43-44℃,食欲废绝,口渴喜饮水,冠髯黑色,呼吸加快,鼻腔分泌物增多。
病鸡常有剧烈腹泻,排黄色或菜绿色稀粪,慢性病鸡下痢,食欲减退,消瘦死亡,个别病鸡可恢复后成为带菌者。
治疗: 1、成鸡每只次肌肉注射青霉素2-5单位,日三次。
2、土霉素口服每只雏鸡日用量0.15-0.3克,连续7天。
3、可选用磺胺噻唑(比例0.5-1%)、磺胺二甲基嘧啶(比例0.5%)瘟毒灭,天迪瘟宁等药物按比例拌料喂服治疗,磺胺类药物引水用比例为0.1%。
第四节 禽伤寒 禽伤寒是由禽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鸭、火鸡及其它禽类。
本病三周龄以上的鸡易感,常为散发性,一般发病多为急性,死亡率高低不一,病鸡恢复后成为带菌者,该病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
慢性病鸡、心胞积液,内脏表面有灰白色异物,脾、肾肿大。
潜伏期一般为4-5天,病程3-10天。
病鸡精神不振,呆立,眼半闭,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