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紫菜的养殖技术
1.网帘的结构:宜采用丝维尼纶和30丝力土胶丝混纺成六股小绳子,然后编成2X1.5米的条式网帘。
2.消洗:去除漂白剂。
新网帘应放在淡水中浸15夭,并要换水3一5次,洗去原维尼纶中残留的洗涤剂、以免影响附苗效果。
3.海区规划要科学:选择海区后,要规划放养面积,特别在养殖户多的地区,应注意不能密集地挤在同一个海区,规划时应加宽行距和加大交通沟,行距在四米以上,交通沟留足10米。
才能潮流畅通,达到养殖高产和保持优质。
一、介绍:紫莱的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操作简单,不损饲料,生产成本低,收益高,风险较大的特点。
二、加工:加工是紫菜养殖的重要环节,搞不好影响质量,事倍功半。
加工方法:每天割菜最好在早晨日未出时间,收割加工后当天晒干质量为佳,具体操作要做到 "三洗二干","三洗"即第一次在海水中洗干污泥,再洗二次淡水,使叶状体清淡。
"二干"一是干净除杂,二是再用脱水机脱水易于晒干。
晒干后干品具有黑褐色光泽,有弹性,要求在22厘,园形无缺无洞。
每公斤45页左右。
...
霞浦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是我国南方最早养殖海...
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海带属褐藻门、海带属植物。
又名昆布、海带菜、江白菜。
植物形态: 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2-6厘米,宽20-30厘米。
藻体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
固着器假根状,柄部粗短圆柱形,柄上部为宽大长带状的叶片。
在叶片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厚2-5毫米,中带部两缘较薄有波状皱褶。
[产地、产季]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省北部沿海均有养殖,野生海带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均有。
由于从北到南温差、光照等诸因素差异的影响,使海带的生长成熟期有早有迟,在同一海区或同一苗绳上的海带,其成熟期也有先后,所以,收获期从5月中旬延续到7月上旬。
[经济价值]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每百克干海带中含:粗蛋白8.2克,脂肪0.1克,糖57克,粗纤维9.8克,无机盐12.9克,钙2.25克,铁0.15克,以及胡萝卜素 0.57毫克,硫胺素(维生素B1)0.69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2)0.36毫克,尼克酸 16毫克,能发出 262干卡热量。
与菠菜、油菜相比,除维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几十倍。
海带是一种含碘量很高的海藻。
养殖海带一般含碘3~5%0,多可达7~10汛。
从中提制得的碘和褐藻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
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缺碘会患甲状线肿大,多食海带能防治此病。
还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与脂的积聚。
海带中褐藻酸钠盐有预防白血病和骨痛病的作用;对动脉出血亦有止血作用,口服可减少放射性元素锶-90在肠道内的吸收。
褐藻酸钠具有降压作用。
海带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近年来还发现海带的一种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
海带甘露醇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退、脑水肿、乙性脑炎、急性青光眼都有效。
脾胃虚寒者少食用。
海带为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sea belt,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
也是藻类植物,象根的部分只是起到固着作用的根状物,象叶的部分叫叶状体 紫菜 紫菜(laver) 红藻门(Rhodophyta)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orphyra)的统称。
紫菜含有高达29~35%的蛋白质以及碘、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味鲜美,除食用外还可用以治疗甲状腺肿大和降低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温带为主。
现已发现约70余种。
自然生长的紫菜数量有限,产量主要来自人工养殖。
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条斑紫菜(P.yezoensis) 和甘紫菜(P.tenera)是主要的养殖种类。
简史 早在1400多年前,中国北魏《齐民要术》中就已提到“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以及紫菜的食用方法等。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则有紫菜“生南海中,正青色,附石,取而干之则紫色”的记载。
至北宋年间紫菜已成为进贡的珍贵食品。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不但描述了紫菜的形态和采集方法,还指出紫菜主治“热气烦塞咽喉”,“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紫菜”。
养殖历史很悠久。
日本渔民可能在17世纪上半叶已用竹枝和树枝采集自然苗,并进而用竹帘和天然纤维水平网帘进行养殖。
长期以来紫菜苗只能依赖天然生长,来源有限,故养殖活动的规模不大。
1949年英国K.M.德鲁首先发现紫菜一生中很重要的果孢子生长时期是在贝壳中度过的,这为研究天然苗的来源开辟了道路。
接着,日本黑木宗尚和中国曾呈奎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揭示了紫菜生活史的全过程,为人工育苗打下了理论基础。
此后,紫菜养殖才进入全人工化生产时期,产量开始得到大幅度提高。
生物学特性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
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
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配子体世代)和微小的丝状体(孢子体世代)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
叶状体行有性生殖,由营养细胞分别转化成雌、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脱离藻体释放于海水中,随海水的流动而附着于具有石灰质的贝壳等基质上,萌发并钻入壳内生长。
成长为丝状体。
丝状体生长到一定程度产生壳孢子囊枝,进而分裂形成壳孢子。
壳孢子放出后即附着于岩石或人工设置的木桩、网帘上直接萌发成叶状体。
此外,某些种类的叶状体还可进行无性繁殖,由营养细胞转化为单孢子,放散附着后直接长成叶状体。
单孢子在养殖生产上亦是重要苗源之一。
紫菜叶状体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潮流通畅、营养盐丰富的海区。
耐干性强;适宜光照强度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属高产作物。
对低温的适应力随藻体水分含量不同而变化,在快速干燥至含水20%时,经-20℃左右的低温冷藏数月到1年,放回海水中仍能恢复活力。
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广,但以1.020~1.025为宜。
丝状体耐干性差,要求低光照,故...
紫菜算海鲜吗?
紫菜也叫海苔,它是一种海产红藻,约有45种,广泛生长在世界温带和亚热带沿海,深褐、红色、粉红色紫红色等颜色。
紫菜生长在潮间带,就是涨潮时最高高潮线到落潮时最低低潮线之间的海岸带,该地带在涨潮时淹没在海水中,退潮时又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陆、海双重复杂的影响。
在富有氮的水中会生长最好,比如排放污水的地点附近。
紫菜的品种,生长条件和环境及季节等的不同,其形态、颜色及大小都会有所不同。
紫菜是一种藻类植物,它由一层薄薄的细胞组成,外面包着胶质。
紫菜生长在岩石上,人们收获后将它干燥可作为食品。
紫菜是人类食用最多的海藻。
目前一些国家都在人工养殖紫菜。
中国常见 的紫菜品种有:圆紫菜、坛紫菜、长紫菜、甘紫菜等。
紫菜富有营养价值,内含很多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
紫菜没干之前是什么样子,长在哪里?
藻体紫色,一般高12~30厘米紫菜为藻类植物的藻体、山东半岛及浙江、福建沿海。
朝鲜,养殖的紫菜最长达4米以上。
分布辽宁半岛,生长在浅海岩礁上,颜色分红紫、绿紫和黑紫3种,干燥后均呈紫色,因可入菜而得名紫菜。
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日本也产。
紫菜属红藻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