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石斑鱼养殖现状怎样?
石斑鱼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海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
全世 界石斑鱼类有10个属、100多种,其中石斑鱼属是最大的属,有 60多种,我国近海有记录30多种。
目前已开展人工育苗及养殖的 石斑鱼有10多种,主要是:斜带石斑鱼(青斑)、赤点石斑鱼(红 斑)、鞍带石斑鱼(龙胆石斑)、棕点石斑鱼(老虎斑)、云纹石斑 鱼(油斑)、褐石斑鱼(假油斑)、青石斑鱼(土斑)、宝石石斑鱼 (芝麻斑)、七带石斑鱼、鳃棘鲈(东星斑)等。
还有“青龙斑” (系斜带石斑鱼雌鱼X龙胆石斑鱼雄鱼)和“珍珠龙胆”(系棕点石 斑鱼雌鱼X龙胆石斑鱼雄鱼)等石斑鱼种间杂交种。
福建省主要养殖斜带石斑鱼,其次是赤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 和青石斑鱼等。
除此之外,还少量养殖鞍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 褐石斑鱼以及“青龙斑”、“珍珠龙胆”。
2010年,福建省石斑鱼养 殖产量1.12万吨,仅次于海南省(5. 7万吨)和台湾省(2. 7万 吨)。
福建省以漳浦养殖产量最大,为2043吨,其次为东山、蕉 城等。
淡水石斑鱼能够人工养殖吗?
可以,淡水养殖养殖时注意的问题(一)、苗种培育技术1、鱼苗地要求: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亦可以用室外水泥池,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m3,水深l-1.5米。
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让鱼苗下池就能吃到天然饵料。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前,应先试水。
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整齐,大小一致。
放 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m3左右。
鱼苗入池前要用sop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
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 浆。
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
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
还可在池 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
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 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二)成鱼养殖技术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在混养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池塘中混养少量淡水石斑鱼,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鱼22-50尾左右,经半年时间养殖,体 重平均可达300克以上,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500克左右。
二是主养鱼为淡 水石斑鱼,混养种类有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150-200尾,混养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
经过半年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200克左右,经一年时间养殖,体重可达250克以上。
【石斑鱼养殖】石斑鱼成鱼几种养殖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传统的石斑鱼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进入21 世纪以后,又先后开发出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高位池集约化养殖及 池塘可控生态养殖等养殖方式。
不同养殖方式各有利弊。
(1) 海上网箱养殖优点是水体交换好、鱼体生长快、便于操 作管理(筛分、防病等)、养殖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一旦发病容 易交叉感染、斜带石斑鱼等热带种越冬难、受台风等灾害气候影响 较大。
(2) 传统池塘养殖优点是鱼体生长快、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受台风等灾害气候影响较小,缺点是发生寄生虫等疾病时难以集中 药浴处理、大小分级困难、斜带石斑鱼等热带种冬季无法安全越冬。
(3)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优点是可控程度高、养殖成活率高、 养殖产量高,缺点是投资大、耗能大、养殖成本大。
(4) 高位池集约化养殖优点是管理操作方便、可多品种周年 养殖、鱼体生长快、产量高,缺点是池塘造价高、配套生产设备投 资大、高密度养殖有一定风险。
(5) 池塘可控生态养殖优点是鱼体生长快、便于操作管理、 池中可套养虾贝藻等实现生态互补性养殖,缺点是对池塘要求较高 (深度2米以上)、设施成本增加、养殖产量有限。
我国养殖的石斑鱼种类有哪些?
石斑鱼为我国南海沿海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随着水产也的发展,越来越多养殖户利用池塘养殖石斑鱼,那么怎么养殖石斑鱼呢?1 场地选择: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冬季最低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无污染区域2 苗种选择:亲鱼可用人工养殖的成鱼或自然海区捕捞的成鱼。
雌鱼选择体重5公斤~8公斤、腹部膨大而柔软者;雄鱼选择体重8公斤以上、轻压腹部能流出精液者。
雌雄亲鱼按3∶1~8∶1的比例搭配,在室内水泥池中蓄养或暂养石斑鱼亲鱼,通过人工强化培育,每日换水和吸污,亲鱼不用激素催产就能自然产卵受精,可获得优质的受精卵。
3 饲料: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
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
4 日常管理: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发生。
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
按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事故。
总结:在养殖石斑鱼的时候要注意水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水...
如何获得养殖所需的石斑鱼苗种?
目前福建省青石斑鱼养殖均采用天然苗种;赤点石斑鱼和云纹石斑鱼苗种除少量是人工培育外,主要为天然苗种;而斜带石斑鱼 苗种绝大部分是人工苗种。
近几年来,福建省斜带石斑鱼人工培育 的苗种逐年增多,加上从台湾、海南等省购进人工苗种,已基本满 足生产需要。
(1) 天然苗种从海区钓捕或以网笼诱捕获得。
赤点石斑鱼苗 种一般全长15〜20厘米、体重60〜200克,最小个体全长仅10厘 米、体重仅20〜25克。
刚钓捕上来的苗种一般需用针刺其鳔放气, 先暂养于活水仓或网笼中,集中后运往海上渔排,按&重50克以 下、50〜100克和100克以上三个级别进行大小筛分,再经g水浸 泡消毒10〜15分钟后移入网箱。
(2) 人工苗种人工苗种的规格全长4〜8厘米、体重1〜8 克,一J投先经过一段时间的中间培育后,再分苗进行养成。
分苗一般用PVC塑料管及网片制作成宽0.8米、长1.2米的 小型网箱,置于水泥池中,再用不同规格的鱼筛进行筛分。
分苗后 不同规格的鱼苗分养于不同网箱之中。
通常全长'3〜5厘米的幼鱼 每4〜5天分苗1次,全长5〜8厘米的幼鱼每7天左右分苗1次。
水温低了,还能养石斑鱼吗?多少度以上才能养?小苗
石斑鱼幼鱼在温度15~32℃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在突变条件下,石斑鱼幼鱼在温度为14~32℃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2.5%以上,其中17~29℃的存活率为100%;在渐变条件下,温度为12~32℃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80%~95%.2)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盐度适宜范围是9~39.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盐度为4~39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盐度为0时不能存活;在渐变条件下,盐度为4~39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91%~100%,其中盐度为14~39范围内幼鱼的存活率均在98%以上.(诚心为您解答,亲 请随手设为“好评”哦,对您没有任何损失的哦,谢谢啦!)
今天我叔在江里捞了只鱼,我男朋友说是石斑鱼说好看想养着玩,请问...
1、 饲料管理:淡水石斑鱼刚孵化出的仔鱼全长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运动,控制水温在26℃~28℃间,孵化后第6天卵黄囊就完全消失。
仔鱼游至中上水层,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黄消失后的小鱼苗,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以后可改喂高蛋白团状人工饲料,进行驯化投喂,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进行成鱼养殖。
在南方地区,夏季时间相对较长,放养体长约为10厘米的鱼苗,经过100天的养殖体重可达到500克以上。
淡水石斑鱼的最大体重可达到1200克以上。
2.生殖繁殖:淡水石斑鱼一冬龄就可产卵。
产卵习性与罗非鱼基本相同,同样会在池塘底部挖许多产卵巢穴,产卵一般在下午,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卫着受精卵。
雄鱼也协同保卫,但随着胚胎发育的延续,守卫行为愈来愈弱,直至离开。
受精卵为椭圆形,卵色呈暗黄色,不透明,黏性卵,卵分散在池底上,很少有重叠现象。
每尾雌鱼每次可产卵约3000粒以上,水温在26℃~29℃时受精卵经48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
3.苗种培育:淡水石斑鱼苗种培育池以土池为好,一般单池面积为50~100平方米,水深l~1.5米。
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殖大量的浮游动物,让鱼苗下塘后就有大量的天然饵料可食,随着鱼苗的生长,摄食量的增大,池中浮游动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人工增喂豆浆,当鱼苗达到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喂鱼糜于食台上开始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投喂,以后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数量,直至全部进行人工饲料驯化投喂。
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4、成鱼养殖:淡水石斑鱼养成可采取混养的模式,本地以主养淡水石斑鱼为主,苗种是购买南方的越冬苗种,规格10厘米,混养鱼的种类是罗非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鱼300尾,混养罗非鱼150尾,鲫鱼100尾,鲢鱼100尾。
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淡水石斑鱼平均体重可达350克以上。
哪位高人能指点一下光唇鱼(溪石斑鱼)的养殖技巧啊 包括它的生活习...
养殖应该知道:一般生活在山区溪流中,生长水温1-28度,最适合生长水温为20-28度之间,15度以下时生长减慢,30度以上水温进入夏眠。
喜清水高氧、喜群居、喜碱性水质,光唇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杂食性,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
鱼塘规模不大的话不容易养好,这种鱼喜欢碱性,而平常水容易边酸性。
光唇鱼(溪石斑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
俗称:石斑鱼,罗丝鱼。
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
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
生活习性: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
每年6-8月在浅水急流中产卵。
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地的溪流中。
分布及经济价值;分布广,为产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
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腹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猫、鸡等动物食鱼卵会引起死亡。
长时间加热能将毒素破坏。
因体色鲜艳,浙江选取3.5厘米的同类幼鱼出口外销,作为观赏鱼类,创值相当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