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养殖营业执照怎么办理,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对于成蟹养殖池塘有哪些要求?
要求池塘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 灌方便。
进排水畅通,池底平整,背风向阳。
面积一般以13 340~33 350米2为宜,面积过小,水质缓冲作用小;面积过大,管理不 便。
池深为1. 5米左右,水深为1~1. 2米。
池塘坡度为1 : 2. 5~ 3,可大大减少河蟹穴居的数量。
池塘形状最好是东西长、南北宽 的长方形,长宽比为5: 3。
池塘的池埂较宽,土质紧密,以壤土为 好。
池塘不漏水,池底淤泥约5厘米厚。
成蟹池塘在放养前,应种植所需水生植物,因为河蟹喜欢生活 在环境安静、水草丛生、水质清新、溶氧量丰富的水体中。
生产实 践证明,水草种植的好坏是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
水草是河蟹植 物性饵料的重要来源,是河蟹不可缺少的栖息、隐蔽、蜕壳场所,同 时水草可起到净化、稳定水质和改良底质的作用,是河蟹养殖重要 的环境因子。
养蟹场选址对养殖环境有哪些具体要求?
养蟹场选址的具体条件如下:①水源水质:足够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是建养蟹场的首要条件。
凡湖泊、水库、江河、溪流、涌泉、地下水,只要终年有水,水质适合河蟹生长的都可作为养蟹水源。
不宜在有工矿废水、生活污水排人的水域建场,应尽可能选择排灌方便的地点,以方便生产,节约成本。
②土质:从土壤的保水性能、透水性能、颗粒的凝聚力、附着力和通气条件来衡量,建池的土壤以壤土最好,黏土次之,沙土、砾土则不宜。
③地形:养蟹场不应与农田争地,应尽可能利用湖泊、库湾、谷地,依照自然地形修建,无需强求形式上的美观、一致,以能够排灌自如、适合养蟹为准。
地势陡、坡度大、水过深以及易涝易旱地点不宜养蟹。
④交通:养蟹场应建在靠近公路、铁路、江湖等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利苗种、成蟹、鱼虾、饲料购销与运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⑤电力:有电力供应,并有备用发电设备以保证供电。
毛蟹的养殖周期毛蟹饲养要多久才可以有经济效益?届时毛蟹的体重大...
中 华 绒 螯 蟹 及 其 发 展 前 景 养 殖 历 史 回 顾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 甲 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
其个体肥大,生长快速,体态丰腴,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
每100克鲜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另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及其维生素,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人民 喜爱的名贵水产佳品。
五十年代初期,我国中华绒螯蟹苗的天然产量在1000千克以上,到 七十年代初,通过人工放流蟹苗技术,曾使商品蟹的产量有较大的回升。
随着工农业发展带来的河道污染和超强度的亲蟹捕捞,使我国天然蟹苗的产量开始逐年下降,至今年产量仅100多千克,几乎到了无苗可捕的地步,于是 人工繁殖、培育蟹苗于七十年代初被逐渐提上日程,并于八十年代初达到批量生产水平。
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人工繁育的蟹苗产量突破5万千克,成为 商品蟹生产所需苗种的主要来源。
养 殖 新 动 态 由于天然繁殖的蟹苗几乎濒临灭绝。
因此河蟹的养殖几乎全部依赖人工繁殖。
怎样繁殖出优质的蟹苗,对成蟹的养成、出售至关重要。
(一)安徽的赵乃刚通过人工配制半咸水培育蟹苗成效卓著。
通过人工半咸水的最佳调配满足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对水体中各种离子成份的生理需要,同时又可避免天然海水受环境污染引起的水质不稳定性。
近期在 人工配制半咸 水中,通过对阳离子配比的平衡,加之对阴离子配比的改进,育苗 效果明显 提高。
(二)对养殖用水配方进行调整 不同的地区,水质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人工配制海水时需对配方进行调整,在育苗早期要正确理解各种离子的拮抗作用。
这对内陆地区中华绒螯蟹的人工繁殖生产起了稳步地推动作用。
(三)合理利用水域,改革养殖模式 河蟹理想的养殖环境是湖泊、 草荡等大水面,其次是稻田以及水生作 物田,池塘、稻田则主要可用于培育苗种。
从经济角度讲,河蟹与鱼类、虾类混养仍是最佳养殖方法。
近年来,蟹民们大面积推广早繁苗养殖,缩短了养殖周期,使当年蟹上市比例增大。
因此 不规 格成蟹(100克以下)和大 规格成蟹(150克以上)存在的几倍差价难以缩小,发展二龄蟹前景诱人。
(四)“往返式”的养殖模式 近年 来,由于养殖成本的提高,商品蟹价格下跌,养 蟹已无多少利润可言,养蟹者们一直很苦恼。
于是在沿海的江苏、浙江、上海、辽宁、山东和福建等地出现了在当地育苗(利用其有利的天然条件),去内地养成成蟹,再返回到沿海来卖的“往返式”的养殖模式,这样的养殖模式不仅利用了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沿海地区消费高于内地。
市 场 行 情 分 析 纵观这几年来蟹苗的市场状况。
94、95两年是蟹苗的卖方市场,全国除西藏外,几乎所有省区均开展河蟹养殖,蟹苗可谓供不应求,养蟹热达到高潮,价格自然不菲,最高时价格达1500-7000元/500克。
而最近这几年“ 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蟹苗不再好卖,尤其是96年,蟹苗养殖面积最多,蟹种价格最高,成蟹价格下跌幅度最大,亏本户最普遍的一年。
93、94两年,成蟹的价格在200元 /500克左右,扣蟹的价格是2-5元/只,到96-98年,成蟹价格降至50-150元/500克左右,扣蟹价格降至 0.3-1.5元/只左右,养殖河蟹 的经济效益远不如前。
97年,河蟹的价格跌幅在10-20%。
让我们来看一下98年4月和9月,江苏省水鲜批发交易市场的价目表 4月 9月 河蟹 (元/千克) 120 80 再来看一下上海水产市场99年3月和4月的参考价目(单位:元/千克) 3月 4月 河蟹(3-4两) 135-240 120-190 河蟹(2-3两) 95-130 120-130 江苏水产市场4-9月,仅5个月的时间,价格便从120元降至80元, 降 价1/3,而上海水产市场月仅一个月的时间,价格(河蟹3-4两)便下降了 15-50元,其降价幅度之快、之大,令人瞠目。
由此可见,河蟹的价格极不稳定,时涨时跌。
分析原因大致可以归纳几点如下: (1)全国总体消费市场疲软,国民消费的不稳定性,带来了河蟹价格的不稳定性。
(2)生产成本的降低,也导致价格下降。
A、科技的进步带来蟹苗育苗单位水体产量的提高,导致蟹苗的价格下降。
B、生产营销方式的变化,如以上所讲的“往返式”的模式,相对于在完全在沿海自产自销的封闭式经营,价格也有所下降。
(3)相当数量的养蟹者对人工蟹苗质量(如不同品系蟹种混杂等)持怀疑态度,致使蟹苗价格暴涨暴跌,从而引起商品蟹价格此伏彼起。
结 束 语 从这几年的河蟹养殖发展情况来看,几波几折,忽冷忽热。
价格大起大落,加之养殖风险之大、病害之多,更加令养蟹者们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行事。
但经过以上分析,河蟹市场状况虽不太稳定,但只要我们加强种质管理,提高品种质量,加快科技养蟹,合理利用水域,提高综合效益,适应市场需求,市场前景依然十分广阔,换言之,走养蟹这条路依然是有利可图的。
你如果还有问题,可以上 咨询。
或电话0512-85551474直接向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特种水产品室主任周兴教授咨询。
我刚刚咨询他。
如何控制成蟹养殖池塘的水位与水质?
水位调节是控制池塘水温的最好方法,而水温直接影响河蟹 的生长与产量。
在养殖周期内水位保持在0. 8~1. 2米,高温季节 控制在1.2米以上。
水位控制和水质调节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 勤换水,一般每隔7~10天换1次水,高温时每天注水10~20厘 米,每3天换1次水。
早期水位控制在0. 2~0. 5米,5~6月份水 位控制在0.5~0.8米,7~10月份水位控制在0.8米以上,视水 草生长适当调整水位。
二是调节水体pH,将pH控制在7. 5~8. 5。
当水体pH小于7时,用生石灰调节,每2周全池泼洒1次, 每667米2水面、每米水深用量在10~15千克。
三是用光合细菌 调节水质,每667米2用量3~5千克,全池泼洒,以转化水体中的 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控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光合细菌 的优点是:①净化水质,明显改善水环境,降低有害物质在水体中 的浓度;②可有效提高溶氧量,稳定水环境pH;③光合细菌本身 为高蛋白物质(含量高达65%),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④可有效 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⑤可降低生产成本;⑥可生产绿色、无污染 产品。
池塘养殖是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最主要的养殖形式,请问高温季节池塘...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又称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经济价值较高,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的重要对象。
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名贵水产佳品。
一、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特性 1.分类及分布 中华绒螯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绒螯蟹属。
该属以螯足密生绒毛而得名。
中华绒螯蟹适应性强,分布较广。
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和闽江水系4个种群。
2.形态结构 中华绒螯蟹的背部一般呈墨绿色,腹面灰白色。
腹部在成长过程中,雌蟹渐呈圆形(俗称团脐),雄蟹仍为狭长三角形(称尖脐),这是区别雌雄的最显著的标志。
3.生态习性 中华绒螯蟹喜爱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草茂盛、饵料丰富的微碱性或中性的水域中(如多草性湖泊、江河等),其栖息的方式有隐居和穴居两种。
有抢食和格斗的天性。
不同水系的中华绒螯蟹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及生长性能,现在以长江蟹最好,而辽河或瓯江蟹的成熟个体小型化。
4.食性 中华绒螯蟹属杂食性的甲壳动物,它们在食性上具有广谱性、互残性、暴食性和耐饥性等特点。
5.生长发育 中华绒螯蟹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
它的一生经历蚤状幼体、大眼幼体(蟹苗)、仔蟹(豆蟹)、蟹种(扣蟹)、成蟹等阶段。
蜕壳不仅是发育变态的一个标志,也是个体生长的一个必要步骤。
中华绒螯蟹蜕壳一次,体重明显增加,体形明显增长。
中华绒螯蟹就是这样蜕一次长一次,直至变为“绿蟹”,蜕壳才终止。
6.生殖习性 中华绒螯蟹为洄游性的甲壳类动物。
秋季性成熟的中华绒螯蟹自内河、湖泊爬向大海,在咸淡水交界处交配产卵。
二、中华绒螯蟹养殖的环境因素 水域中温度、盐度、酸碱度、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变态和繁殖,只有掌握中华绒螯蟹养殖水域环境的相互关系,并给予满足才能促进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争取高产。
1.温度 中华绒螯蟹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1℃以上、35℃以下,都能生存。
但水温在5℃以下,基本上不摄食;水温在35℃以上,穴居比例大大提高,且容易产生性早熟,成蟹个体也相对较小。
2.盐度 第1期蚤状幼体盐度要求比以后几期蚤状幼体高,一般不能低于7‰;从第二期幼体开始对盐度要求就有所下降,一般盐度降至5‰左右也能顺利变态。
一般要求盐度差不超过3‰,不然将会引起幼体大批死亡。
3.PH PH值一般要求在7~8之间,即中性或微碱性。
幼体变态时,PH值可稍高,约在7.8~8.6之间。
4.光照 中华绒螯蟹喜弱光不喜强光,属昼伏夜出。
5.氧气 水中溶氧在4毫克/升左右,适合于中华绒螯蟹生长。
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对中华绒螯蟹的蜕壳生长、变态会起抑制作用。
三、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养殖工程 (1)池场地的选择 周围无化工厂、无垃圾堆放,生活污水和邻近农田施放农药不得流入蟹池。
养蟹池应选择在近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足、环境安静、注排水方便的地方。
另外养蟹池不应紧靠外河、湖泊,以防中华绒螯蟹打洞毁堤逃逸。
池底质最好是硬质粘土或砂壤土,要求不渗不漏,底泥不能太厚,否则对中华绒螯蟹的栖息和动植物饵料生长不利。
(2)蟹池建造 蟹池以长方形、东西向为好,水深1~1.5米,最好深浅不一。
排灌设施要完善。
池壁最好是石壁或水泥板壁。
也可采用土池埂,但应加大坡比,背阳坡比为1:2.5,向阳一面为1:4,筑成阶梯状,每层阶梯宽20~30厘米。
池中设一些人工蟹窝,窝深度40~50厘米,池底移栽轮叶黑藻、喜旱莲子草、菹草、马来眼子菜、苦草等水生植物,水草覆盖率达30%~35% ,以满足中华绒螯蟹的生活习性。
(3)防逃设施 一是砖砌防逃墙,墙基应向池埂下砌30~40厘米,高出池埂40~50厘米。
临蟹池一面要抹平。
砖墙做成“厂”形,以提高防逃能力;二是石棉瓦防逃墙;三是塑料薄膜防逃墙;四是水泥板防逃墙;五是玻璃钢防逃墙。
(4)蟹池环境要求 养蟹水质不得带有异色、异臭、异味,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
环境要求无噪音或噪音较小,安静。
2.清池消毒 清池可以杀灭池内敌害生物。
放养蟹苗前要清除育苗池内的淤泥,填好漏洞和裂缝。
新建的蟹池或用鱼池改建的蟹池,放养前都要用药物清池消毒,清池药物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等。
用生石灰清塘时,干塘每亩用量为75kg,一方面可以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水质,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用漂白粉清池时,先计算池水体积,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0g,将育苗池所需的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通常清池后5天即可放养蟹苗。
注意盐碱地建池池水碱性大,pH值较高,不能用碱性强的生石灰作清塘药物。
此外,在池塘进水后,如发现蛙类的卵囊应及时捞去,如果池中蝌蚪和幼蛙较多,则需用拖网在池中拖1~2次,务必将蝌蚪和幼蛙清除干净,否则将危害幼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清池前还要清除池边的杂草,挖去过多的淤泥,以保持蟹池清洁卫生。
3.种植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保持蟹池中有较为丰富的水草,为中华绒螯蟹遮荫和改善水质,并可为中华绒螯蟹蜕壳时躲避敌害。
种植水...
中山的习俗
◆住 中山的住估计是珠三角惟一一个对于外地求职者来说最方便的地方,当然对于你从事工作后也是非常之便利,无论你在中山何处工作,均可在步行5分钟内找到住的地方,这里新老城区在一起,很多民房,但也不显山露水,没有影响到市容。
市区区域面积并不大,西区主要是以商业为主,东区则是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区,是市政府所在地,也算是文化中心吧;即使你在政府旁边,像我现在的公司所在地,如果找住的地方,靠近政府的就有大栢山、细栢山,莲栢新村、康乐街、竹苑、栢苑、土瓜岭、库充、亨尾等,有民房,有小区,随你挑。
单间一般为200-300元,面积一般为12平方米左右,对于一个人来说再方便不过,可以有简单家俱配置。
不过最好是两人合租,价格450-800元,两房一厅,三房一厅的面积很大,住上三四个人很省钱而且很多都是全套家电齐全,工作之余也可以看电视娱乐一下。
小区内的房更安全一些,但一般要通过中介,中介会收30%-50%的费用,建议不要采用此方式,浪费钱财,可以在中山国际网(www.zhongshan.gd.cn)的跳蚤市场栏中的房产租售中找,这样当然省钱了,而且信息量大,一般来说相当可靠,当然您可以从其他的中介中查找到合适的地方。
另外,说明一点,中山环境真的很好,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1997),治安相对来说也不错,但是到了人多的地方总是小心为好的。
◆行 找到住的地方后,就要联系工作,找工作的途径下文将仔细阐述;在收到用人单位通知后,就要去面试,出行自然摆在面前,一般有如下方式:坐公交、坐摩托、打的、人力车、步行。
坐公交:相比来说,坐公交省钱,特别是要到镇区去,因为中山是市镇两级,没有县的编制,市下面直接管辖数十个镇区,所以如果不在市区找到工作就只能去镇区,坐公交是最佳选择,但中山公交有如下特点,对于新来者不可不察: 1、 公交车费和珠三角相差不远、当然比全国其他地方要贵点的;一般上车最低两块,(超过三站加五角,所以随便出行一次至少要三元的零钱,如果到镇区一般是四到六元(单程),最高的达到七元。
全程(单向)最低价两元的很少,2006年的12月时,中山市公交线路进行了大调整,从价格、线路优化上都进行了不错的变化,同时,中山公交也换上了不少的新车,保证让你安全舒适的到达目的地。
现在中山已实现村村通工程,在每一个镇都有镇内小公交,上车收费是1-1.5元,是在镇内找工的最佳交通工具! 2、站点停靠:有人说中山的公车到站不停,但是从我一年多的经验看,是没有这样的事的。
一般来说,公到站前都会用国语粤语双语说一次站点的名字,问问车上有没有在下一站点下车的朋友,这时你最好回答一下,如果没有下车的,公车可能会不开后门的停一会。
当然您也可以提前和售票员打一下招呼,到站了人家会通知你的。
但镇内小公交是随叫随停的。
3、公车间隔时间长:一般来说,公车是十到十五分钟一班,但是如果你哪天不幸运,那班公车坏车或者外派的话你就要等一会了,不过一般来说不会超过30分钟的,另外,很多公车服务时间是到晚上九点止的,如果您没什么事就早点回家吧,这一点个人觉悟得挺反感的,如果晚上回家只能打的了。
而且有观光公车载你到各种景点。
打的。
打的起步价为七元,晚上十点半后起步价提高到8元左右,所以务请收入不高的人注意,如果到镇区一般要30-50元左右了,但视距离而言,如果自己清楚距离,又要赶时间也可选择此方式。
中山汽车总站中也会出现拒载的情况,这时你就可以打电话投诉那个的哥了。
坐摩托:虽然市区不让有摩托搭客,然而下岗人太多,不让打摩托别人没有饭吃,所以睁一只眼闭一眼了,只在需要钱的时间去查一查了。
摩的遍步市、镇区,市区起步要三元,但可以讲价,镇区相对便宜很多,可以见机行事。
但是,摩的安全系数不高,个人不建议使用!! 人力车:这是我来中山前从没有见过的,但此种交通工具环保,所以留下来,已经成为独特的一种文化,在孙文步行街头就是人力车师傅的雕像。
人力车价格不贵,想想那些踩车的师傅的辛苦,感觉一点不贵,坐人力车最方便的是旅游了观光了,当然是短距离的,别是一番滋味;来了这么长,只坐过两次。
总感觉是剥削压迫踩车的师傅,但不坐他们没有收入想来却更痛苦,看来我脑子里的观念过于落后了,那些时尚的俊男靓女们坐的挺多的,初来此地,感受这独特的代步方式,还是有必要的。
步行:由于市区不大,只要明白方位,要想省上几块钱的,走一下也无所谓了。
而且在繁忙路段有布线图的广告牌。
可知你现在方位、你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和观光路线。
◆吃 一般来说随便了,不会去国际、富华、富洲酒店或香格里拉,那就五元一份了,高的也不过七元,和广州差不多。
特色餐饮 石岐乳鸽 椒盐水蛇 水蛇,过去属价值较低的水产品,一般只用于煲水蛇汤或水蛇粥,十多年前也只卖几角钱一斤。
钵仔禾虫 禾虫,产于水稻田淤泥中故名。
中山沙田广阔,历来盛产禾虫,每年上半年立夏至小满,下半年寒露至霜降的节令之间,禾虫钻出泥面,这时用网具装捕。
禾虫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等,...
湖泊网围成蟹养殖技术是什么内容?
冬季抽干池水,冻晒塘1个月后进水30-40厘米,每667平方米 用生石灰250千克,采取在池中挖穴浸泡、化浆泼浇的方式,杀灭池中潜在的病原和敌害生物。
逐次施肥培水3月左右,当水温达到8-10 °C时,以腐熟发酵的猪粪作为基肥,采取间距2米X3米打点的方式设置肥料点,每667平方米施 200千克,让其逐渐扩散,达到肥水的目的。
此后视水质变化情况,用生物有机肥进行追肥,晴好天气为主可20天后追施,阴天为主则15天后追施。
此外,在7月虾苗下塘前,应提前7-10天肥一次水,使水质达到肥而活、嫩且爽。
池塘进水时怎样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成蟹养殖池塘?
根据进水管的口径,用60目和80目的筛绢制成长笼状的过 滤网,长度10米以上,防止因外源水带进的杂物堵塞网眼而造成 过滤网的破损。
60目筛绡套于内层,主要过滤大型杂物;80目筛 绢套在外层,主要过滤小型野杂鱼及鱼卵、敌害生物的幼体、水生昆虫等。
也要防止水草种植时将鱼卵及敌害生物等带入蟹塘,水草种 植前应置于5毫克/升硫酸铜溶液中浸泡2小时,以杀灭附着在水 草上的鱼卵、小杂鱼虾及敌害生物的幼体等。
湖泊网围成蟹养殖技术的疾病防治是什么内容?
网围养殖是在敞开式水域中进行,河蟹一旦发病较难控制,所以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1)把好蟹种质量关 坚决不从蟹病高发区购买蟹种,有条件的最好自己培育蟹种,蟹种投入围网区前应消毒。
(2)做好消毒工作 每隔15~30天,选择风平浪静的天气每亩用15千克生石灰或1千克漂白粉化水泼洒消毒。
(3)科学投喂 保证饲料质量,以优质颗粒饲料为主,科学投喂,不过量投喂,不投喂变质饲料,减少因残饵腐败变质对网围水体环境的不利影响。
动物性饲料投喂前,在动物性饲料中拌入2%~3%食盐,放置20~30分钟,再投喂。
定期使用药饵投喂,每个月坚持投喂含1%中草药的药饵7~10天,防止肠炎等疾病发生,增强河蟹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